绿色轮胎产业化迫在眉睫
所属分类:轮胎
2013-6-4 13:56:42 推荐指数:
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面临着轮胎标签法等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等。很多国家对轮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酝酿或已经实施轮胎标签法规。如日本从2010年就开始实施自愿轮胎标签制度,美国早在6年前就通过了包含轮胎标签规定的法规,而欧盟、韩国将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强行性轮胎标签法规,届时绿色轮胎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增加15%以上。
相比之下,国内绿色轮胎的定义模糊、标准缺失、检测手段不足已制约了我国轮胎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给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通过对燃油消耗、湿滑路面抓力等指标分级促进轮胎性能提高,进而实现节能环保。”范仁德说,我国在制定类似标准和规范方面仅仅起步,与美日欧等都有差距。
他呼吁借鉴欧盟企业、政府、协会三位一体化的模式,制定国家标准,对达标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分阶段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并以此促进轮胎行业技术升级、抑制投资冲动、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
根据计划,中国未来要达到50%的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25%的企业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胎的目标。
“目前我国生产的轮胎40%以上出口,欧盟是我国汽车轮胎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虽然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及轮胎标签法规是典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但同时也是我国轮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倒逼我国要尽快调整轮胎行业的产业结构,实施低碳经济战略,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范仁德说。
他透露,此前协会已组织有关企业到欧洲考察,并组织了轮胎标签法培训,下一步协会将制定一个和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绿色轮胎产业化法规。
另据中橡协副秘书长、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介绍,工信部已就绿色轮胎问题与欧盟有关方面召开了圆桌会议,并原则同意对绿色轮胎软课题立项。由中橡协牵头的绿色轮胎产品自律标准制定工作也已着手启动。该标准将主要参考欧盟标签法、REACH等国际标准及法规,对轮胎滚动阻力、湿滑性能和噪声等指标进行限定,同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拟将能耗、污染物排放、翻新和退赔等指标一并列入。自律标准出台后,将进一步申请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多家轮胎企业负责人则表示,虽然绿色轮胎的产业化难度较大,在原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需要革新,但要实现轮胎产品升级、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出台绿色轮胎标准、完善相关检测手段宜早不宜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