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车轮胎保养使用误区分析
所属分类:轮胎
2013-9-12 13:49:26 推荐指数:
开车上路,谁的轮胎都少不了磕磕碰碰,受伤也是在所难免。不过,很多车主对自己的爱车轮胎并不关心,是不是没有爆胎就不用管?如何自我检查轮胎受伤状况?以下几种对待轮胎的误区说不定您也有。
误区1:侧面损伤没关系
一些车主以为轮胎很结实,喜欢经常开车上马路牙子,或撞击路面的坑洞,这些做法都很容易擦伤胎,严重时轮胎还会鼓包、跑气。
胎侧是整个轮胎最薄的部位,而且不能修补。胎面比较常见的损伤是扎钉子、扎玻璃等,而轮胎侧面最常见的就是被刮坏。因为轮胎侧面的损伤不需要修补、也不能修补,所以车主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如果损伤不严重,可暂时不管,如果损伤比较严重就必须更换新轮胎。冬天轮胎热胀冷缩比较明显,也比较容易发生爆胎,所以建议车主尽量不要让侧面受伤的轮胎长期使用。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不要随意将车开上马路牙子,遇到坑洞路面一定要减速。
误区2:备胎能“高枕无忧”
那备胎是不是只要不用,就能长命百岁呢?专家称,因为轮胎的橡胶会自然老化,所以备胎并非没用过就可以“高枕无忧”。对车主来说,除了经常检查正在使用的轮胎,还要注意备胎的胎况。一旦发现轮胎有龟裂等老化迹象,就不能再使用。
一个轮胎用都没用,就报废了,那也太不划算了吧!对此,专家建议,每10000公里左右车主就应该轮换使用一个轮胎。这时,可以将备胎拿出来,换下一个正在使用的轮胎,每次轮换,都确保有不同的轮胎能“休息”。这样既能延长轮胎的使用时间,也能充分利用备胎。
同时还提醒车主,轮胎非常忌讳和油、酸、碳氢化合物等化学物品接触,如果你的后备厢存放了这些东西,一定要留心不要泄漏,远离备胎。
误区3:轮胎不需要保养
轮胎属于汽车的易损件,忽视轮胎保养不但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会增加您的用车成本。很多轮胎问题车主只需要目视就能发现。比如扎在轮胎上的异物。尖锐异物不仅会减少轮胎寿命,而且会破坏轮胎的抓地性,从而影响车辆的操控。
轮胎专家建议:发生在胎面,大多数0.64厘米之内的划伤、扎入钉子或割伤都可以被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修复。如果裂口长于0.64厘米,或者发生在轮胎侧面,则应该直接换新轮胎。对于漏气较快的轮胎,车主应该将车开到专业轮胎店进行彻底检查。如果漏气很快,这样的轮胎通常已经无法修理。修补过的轮胎最好不要用在驱动轮上。
此外,车主还应该定期检查胎面的磨损情况。胎肩磨损比较厉害表明轮胎充气不足,而磨损集中在中心部位则表明轮胎过压。大部分轮胎在胎面设置了磨损指示块。如果胎面的磨损深度已经达到了胎面宽度范围内的这些橡胶块的高度,那么就应该更换轮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