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跟GPS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在民用终端产品上的加速落地,北斗导航开始逐步进入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应用。在5月15日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简称北斗年会),更是打出了“走向应用的北斗”这个大会主题,加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商业化应用成为整个会议的主轴。
在这次北斗年会上,作为北斗导航产业里的先行者——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调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展示了其在北斗导航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得到了行业及媒体的极大关注。在本次会议期间,360汽车网与业内多家媒体对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先生进行了专访,针对目前行业对北斗导航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现场采访实录:
周儒欣:北斗在民用领域跟GPS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先生在接受专访
记者:2011年12月27日,国家正式宣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根据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展,您如何看待北斗导航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周儒欣:我觉得在信息战略里,北斗可能得到更多得支持;我个人也认为,北斗是个很有潜力的东西,但是应用一定是要把物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去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北斗导航只是个内核,要用北斗导航去撬动卫星导航,卫星导航撬动整个导航产业,整个导航产业撬动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没有很困难的技术,更主要是怎么继承各种技术,为人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IPD--“产品综合继承”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你可以不做屏幕、芯片、盒子,水平高的话,做个很好的接收方案,把所有的东西都涵盖起来。
记者:目前业内有声音说北斗跟GPS存在竞争关系,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周儒欣:北斗跟GPS竞争,我想讲一个观点,他们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现在国内、国际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都不能说仅仅是一个北斗型或者GPS型的企业,而是一个GASS的概念--兼容互操作,更多是合作;天上的卫星越多,用户得到的好处就更多,第一,定位更快,第二,定位精度更高,第三,可靠性更高;“产业化”跟东西是你的还是我的,我觉得不是一个问题,只要能为老百姓服务,又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就存在合作的关系;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肯定是以自主研发的为主,也不能排斥其他人,导弹上肯定不能放在GPS上,命运不能系在别人手上,但更多时候,互相学习是非常重要。
记者:国内企业虽然率先开展了北斗芯片及应用的研发,但是,面对国外那些纵横全球GPS市场的强劲对手,纵观整个行业,您认为年幼的中国企业能够在这场跨年龄组的角逐中获得生机吗?
周儒欣:中国本身发展很快,企业在忙着产业升级、调整结构;我认为核心的还是紧紧抓住基础--国内需求;我不认为我们的技术是落后的,多少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留学的人都回来,在技术上是国际一流的;根本问题是商业模式问题,所以要认真挖掘需求,技术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关键是谁抓住市场,了解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在国际就有竞争力,别人的技术也可以拿来用,只是我们功夫还不到,只有对需求精准把握,技术下了功夫,我们的参与就有收获。
周儒欣:北斗在民用领域跟GPS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
记者:北斗星通在北斗产业化示范应用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北斗星通在北斗导航应用的进度是怎样的?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周儒欣:我们起初是做卫星导航,后来做导航,到现在形成了“3+6+3”这种模式,涉及了卫星导航、汽车导航、惯性导航、光电导航和位置服务;这个还不够,现在要把各种导航的设备当做传感器来看,比如卫星导航接收机只是得到经度、纬度、精度、高度、速度、时间,要把它放在一个背景下,就必须跟通讯结合起来;我们把业务范围进一步准确描述,“提供基于位置的产品”,做技术等于做工程,要给人家搭建一个基于位置的管理平台,使得技术用户也好、生活用户也好,利用你提供的工具,提高生活效率,生活更安逸安全,接下来还要基于产品、平台上提供长期的信息服务,可能将来不限于这个。
2010年9月25日,北斗星通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发布了北斗兼容GPS芯片,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接下来“船联网”的建设,是运用北斗1号芯片;2011年8月26日,我们在南京推出了首款车载北斗导航仪,今年4月28日又推出“北斗在线”,都是运用了“北斗2号”芯片,可以支持包括北斗在内四大主流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全部频率。
现在北斗星通的经营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用户前台,一个是合作关系;用户前台确确实实要把用户需求挖出来,需求搞透了,就有了商业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我认为车联网在我们国家不是靠技术人员规划出来,而是靠“需求”来的,然后不断丰富。”面对业界对车联网盈利模式长期不休的争论,周儒欣这样告诉记者,车联网盈利模式会从开发“需求”中来,但绝不会从行业争论中来。
记者:北斗星通推出“北斗在线”,它将改变哪些位置应用?您认为这款产品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
周儒欣:我们去年8月26日在南京发布了首款车载北斗导航仪,今年4月28日在江苏宿迁,建立汽车电子与导航的江苏基地,根据客户需求推出了“北斗在线”,是车联网的位置服务应用。
从2010年11月收购徐港电子到今年的4月份,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对汽车车联网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来自于需求构建“北斗在线”,行车中导航有很多实际需求,如果自己查找就很不安全,这时候车联网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一键导航”后台是我们自己建的,坐席已经建好,我们的客户来自于经销商,经销商需求来自于买车的人,我认为车联网在我们国家不是靠技术人员规划出来,而是靠“需求”来的,然后不断丰富。
当然船联网为我们车联网积累了一定经验,“用户需要什么”是很重要,“北斗在线”实际上是由若干的导航终端装在车上,有后台call-center的支撑,后台又分很多级,4S店、经销商最后到提供硬件的厂家,沿这条路发展,最后形成应用非常广的车联网,把大量的终端用户串起来,用户一点点积累,某一天就爆发了;“北斗星通”现在是免费的,能更好促进终端的消费,当以后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客户就乐意付费。
记者:北斗产业应用化产品,目前存在一个价格因素,同时在推广中也遭遇到一个成本问题,作为北斗星通而言,在后期北斗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将会怎样去平衡售前成本和售后价格这两方面的关系?
周儒欣:第一个,是国家给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力支持,根据应用北斗合同额10%--30%进行补贴;第二个,市场比策略更重要,只要我们有一定利润就要占领市场,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会降下来,最终我们的产品、后期的服务一定会比美国公司的成本要低。
另外,早期北斗的芯片是针对高精度的定位,芯片的成本也高;到年底或未来一年时间,随着针对车载导航的专用芯片推出,会把成本压力释放出来。
记者:关于北斗应用化产品,据说发改委在制订和发布一批卫星导航产业化的指南,能否透露下北斗星通接下来在发展北斗应用方面是否会得到更多政策的支持?
周儒欣:国家在支援信息产业,特别在北斗运用方面会给行业很多的支持;从中央到地方,北斗星通过去得到很多领导的重视;2010年7月份,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到公司,北京市科委也给我们一系列支持,比如在芯片、军民共用平台建设;国家北斗办、上海市科委都支持我们的芯片,也在“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评比获得第一;关于“卫星应用产业化”的支持,我们也申报了,鼓励措施更加直接,根据应用北斗合同额10%-30%进行补贴,希望从北斗产业化得支持。
附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周儒欣:北斗在民用领域跟GPS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加2012北斗年会
从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一起成长,北斗星通涵盖国防装备、海洋渔业、测量测绘、气象监测等流域的卫星导航服务,2010年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发布了北斗兼容GPS芯片,并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北斗星通2011年在南京推出了首款车载北斗导航仪,今年4月28日推出“北斗在线”,北斗星通汽车电子产业园在江苏宿迁投产,标志着北斗星通以“1+3+N”为组织架构、“前装+后装+出口”为业务模式的汽车电子与导航板块正式构建形成。
2013年7月9日
可移动双摄像头 中恒SG-32行车记录仪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