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下GPS导航"成本乱象"疵虐
而在GPS导航业界价格战不断,利润整体压缩的局面下,"能省则省"开源节流似乎成为导航企业解决成本问题的原则之一,随之而来的便是依靠规模优势来摊薄成本压力。当成本压力管理控制不当,成本乱像便在GPS导航业界疵虐:
一、硬件成本能降则"降"
硬件成本的降低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做工粗糙与使用感受不佳,更会带来对人身安全的辐射威胁。比如,组装屏采用后多伴随出现品质不稳定,二手电池以次充好不仅使电池寿命不佳,更会出现充电发热、短路发热等安全威胁。而随着部分导航厂家采用"以次充好"甚至"垃圾式"硬件,GPS导航的质量水准只会一降再降,最终沦为"电子垃圾"产品。
二、采用盗版导航地图
据业内人员透漏,采用盗版地图与采用正版地图(附带上后期的升级和维护成本),两者所占成本比相差在60%以上,有些盗版地图的采购成本几乎只相当于正版地图的百分之十不到。由此可以想象,央视之前曝光正版地图的配备率不足30% 也就不足为奇。而盗版地图的横行,不仅仅是造成导航产品无法正常运行,更严重是引发导航业界整体制作水平的下降,给导航用户带来的不仅是信任问题,更是安全隐患。
三、软应用侵权不断
目前在导航业界兴起了一种手机方案应用,这种新方案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降低成本,其将拉低成本比重50%甚至更多的"作用"堪称"疯狂"。以WindowsCE操作系统为例,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包含 行货机、白牌机、山寨机在内,中国安装WindowsCE的GPS导航仪的正版率仅为42%左右。可以想象,现在导航业界盛行的安卓操作系统,一旦收费运行,势必将在导航业界掀起新一轮的"侵权"之风。
伴随着"周扒皮式"的成本控制,牺牲质量,保全利润,造成GPS导航整体品质水平恶劣下降。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认证中心、中国电子商会、国家通信导航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就国内整个GPS卫星导航行业而言,七成产品质量未过关。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认证中心对国内13家卫星导航主流厂家的18款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和实际跑车试验。结果表明,只有3家的5款产品通过了认证检验,通过率不到30%,而这其中真正国产的专业导航企业只有任我游一家。
正比如今的楼市,当"一跌再跌"的价格下跌后还不能唤起消费者的热情。恶劣市场竞争环境与成本"杀手锏"的夹击,势必会将消费者对便携导航的选择,催生的更加盲目与无奈,最终结果可能导致用户对导航产品的不信任。那么,再强大的"刚性需求"也会催灭消费者的消费热情。那么在这些恶劣的局面下,GPS导航品牌应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