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召开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发展思路分步实施,形成突出区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我国历时八年,顺利完成了北斗系统第二步建设目标。目前,北斗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等服务,在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众车载、智能手机等应用逐步面市,正在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刘国治副主席在开幕致辞中指出,2012年北斗系统完成第二步建设,投入使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再添北斗光彩。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处于新起点、新阶段,正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稳定可靠先进的北斗系统和广泛造福人类的应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经济社会乃至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北斗创造了空前的机遇,而全球多系统的兼容并蓄、竞争超越,应用企业的同台竞争也使北斗面临空前的挑战。中国将更加开放,把北斗和其他系统、其他技术充分融合,坚定走合作共赢发展之路;更加务实,直面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以用户为中心,既求最好,更求实用,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便利;更加清醒,抓住技术快速进步的机遇,奠定好应用产业的基石;更加创新,紧跟时代,追求应用产业更多的中国创造;更加合作,增进政府之间、政企之间、产业间乃至系统间的沟通与协同,让全球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尽情发挥。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指出,卫星导航开辟了人们更精确地利用时空信息的时代,如今,卫星导航正与各类信息技术相融合,将开启人们更智慧地利用时空信息的时代,为社会生产力进步注入新的生机。一方面,卫星导航正呈现融合软件业、制造业、数据业、服务业等多行业复合型高技术智能信息产业的特点,人们已经开始超越导航信息的基本用途,去发现更多时空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另一方面,卫星导航产业也从传统的产品产业,向精度增强、电子地图、位置服务、质量检测、标准等相关产业拓展,进一步与汽车电子、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新的时空服务体系正在构建,综合信息服务的巨大产业正在形成。
年会期间,中、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就卫星导航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做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和代表就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发展、应用和政策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年会期间还颁发了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青年优秀论文奖、学术论文组织奖、展览展示最佳创意奖、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奖和第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举办了第四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全面展示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及国际合作的进展与成就。
记者在本届年会上了解到,北斗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以来,持续开展了空间信号质量,空间信号精度,定位、测速、授时服务能力等全面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连续、稳定,性能满足设计预期指标。在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GPS双模芯片在可靠性、稳定性、灵敏度等性能方面进一步提升,市场实用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已在交通、气象、珠三角等行业和区域开始规模化应用。将进一步加强国家部门间合作,加强卫星导航产品质量监管,完成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深化论证北斗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网、中国位置网,促进与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融合,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批量推广机制,大规模开展北斗示范应用。挖掘大众需求,创新应用服务模式,直面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北斗产业规模经济型成长。在国际合作方面,成功主办了联合国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七届大会,推广北斗/GNSS国际应用演示和户体验活动(BADEC),推动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倡议,推进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系统(iGMAS)建设,将持续深化中俄、中美、中欧、中巴、中印(印尼)等双边合作,借助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中国-东盟“10+1”合作等多边平台,开展GNSS国际应用演示与体验活动,推动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领域合作,持续开展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移动通信3GPP等国际标准化活动。
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共32位成员组成年会科学委员会。来自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20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