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毒胶囊”事件革碎料资源化利用途径受到影响
皮革切削工艺产生的含铬皮革碎料被纳入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中,随后伴随着“毒胶囊”事件的发生,使得皮革碎料的问题进一步扩大。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皮革碎料的监管力度,使皮革碎料资源化利用途径受到影响。大量的媒体和民众在不了解皮革行业,分不清三价铬和六价铬区别的前提下,将不法明胶厂与不法制药厂之间的非法行径转嫁到皮革行业身上,并对此大加渲染。对于无辜受到牵连的制革企业而言,大量的含铬皮革碎料一时间无处可去,大量积压在厂区,成为了行业内难题。
对此,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针对行业实际情况,三价铬的特性及毒性,以及国际对含铬皮革碎料的看法、处理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形成了《含铬皮革碎料性能调研报告》。经过沟通,环保部污防司固体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所和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部分代表于2013年3月13日,在国家环保部就含铬皮革碎料是否列为危险废物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深入探讨。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环保部污防司固体处处长钟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所所长王琪(《危险废物名录》编制负责人),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石碧,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建中,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副院长钟宁庆,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李天铎,浙江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仝武钢,大陆台商制革企业联谊会环保顾问罗清拔及助理顾问李俊贤,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志刚,以及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等。
会上,苏超英理事长向环保部领导介绍了此次汇报的主要目的:“从有利于环境监管的角度上将皮革碎料列为危废是能够理解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严重阻碍了含铬碎料的资源化利用,给企业和行业带来了极大困扰,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就此问题成立了专家组,对含铬皮革碎料进行了科学论证,借此机会跟环保部进行探讨,希望能将含铬皮革碎料从危废名录中去掉,有利于资源化利用”。
石碧院士随后介绍到:“在制革过程中,用到的铬鞣剂都是三价铬,不牵扯六价铬,全世界都是如此,在铬鞣100多年的历史中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另外,社会对三价铬和六价铬还是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对二者的关系并不清楚,其实三价铬在自然条件下几乎是无法转化为致癌性的六价铬,这一点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都是公认的,也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另一方面,欧盟、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均将含铬皮革碎料作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对待,我国对其也经过了众多的实验进行毒性鉴别,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因此并不具备危险废物的特性。所以在规范管理的条件下,以此作为再生革、工业明胶等原料是含铬皮革碎料最好的出路。”
随后,仝武钢高工介绍到:“我国再生革等资源再利用企业都没有危险废物的处置资质,对于将皮革碎料作为原材料的这种企业而言,不愿意也很难取得危废处置资质的,然而目前具有处置资质的危废中心又非常少,甚至有的省份一家都没有,因此现在很多制革企业只能将含铬皮革碎料积压在厂内,导致企业压力加大的同时,对于环保部门的管理压力也大大增加。从检测结果上,含铬皮革碎料也确实任何毒性,不具备危险废物特性”。
熟知台湾地区含铬皮革碎料由危废转变为一般固废历史过程的罗清拔先生补充:“目前对于含铬皮革废料的属性,欧盟、美国都将其作为一般固体废物对待,台湾曾在2006年12月份以前,也曾视其为危险废物,但经过广泛调研,吸取国外的经验后,将其视为一般废物进行管理,未曾出现过环境及监管问题,因此,皮革碎料在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随后,环保部钟处长针对皮革行业含铬碎料也提出几点问题,例如我国皮革碎料的产量,目前的出路,以及潜在的问题等。参会专家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交流过程中,环保部相关领导比较系统地了解了皮革行业含铬废料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处置上面临的诸多问题,环科院王所长也对制革行业含铬皮革碎料从技术角度上不存在危险特性的观点表示认可,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环境监管的难度等问题,认为目前从《危险废物名录》中立即去掉还存在难度,但可以通过制定制革工业废物管理规范等方式解决现有问题。
如何能尽快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十分关键,中国皮革协会将与环保部继续探,尽快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3年7月5日
昂达VP70 3D版 高清触摸屏+正版四维图+3D实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