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烟灰:从二百到七亿的发展历程
从汽车烟灰盒说起
从两百到七亿,一个源自质量的神话
在组成一辆车的成百上千个零部件中,烟灰盒也许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看似简单的烟灰盒其实是由多达60余个部件所组成的,因此将其称作烟灰盒总成似乎更为恰当。像车辆的其他部件一样,烟灰盒也要经过设计研发、试生产、质量审核等各个阶段。对于这样不起眼的小部件,很多厂商不屑一顾,但这恰恰给了头脑灵活的民营企业以机会,而它们与他人竞争的唯一法宝就是“质量制胜”:以质量赢得用户,以质量占领市场。虽然没有政策的优势和地方的扶持,但对于这些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称职的“老师”和可信赖的“伙伴”——一汽-大众,其为其为前者创造了成长的空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从汽车烟灰盒说起
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帅特龙”)是一家靠做汽车烟灰盒起家的企业,从当初的200元投资到现在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帅特龙的董事长吴志光感触颇多:“80年代我刚创业时,公司只是一个小作坊。那时天天在全国各地跑业务,睡地下室、住防空洞已经习以为常,后来打听到一汽的红旗轿车需要配套烟灰盒。由于我是技工出身,于是按照厂家的要求,自己亲手做了一个模具,然后购买了一台注塑机,生产出了第一只烟灰盒。”从此,吴志光和他的帅特龙与一汽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帅特龙的产品系列已经从烟灰盒扩展到扣手、杯架、遮阳帘等,而一汽-大众也成为了帅特龙的第一大客户。
一汽-大众与帅特龙,并不是单纯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在双方合作的这些年中,帅特龙从一汽-大众的身上学到很多,尤其是在质量的管控和提升方面。“我们帅特龙的口号是‘坚持品质至上’,因此,近年来我们陆续装备了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检测、防错设备。同时,一汽-大众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对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比如,一汽-大众应用了一个名为VDA 6.3的质量标准,它从产品的源头入手,对包括原材料、人员、设备、运输等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然后综合评定。随后,一汽-大众相关的质控人员会找出问题并帮助我们制定整改措施。现在,我们已经消化吸收了这套质量标准并应用到管理我们上游的供应商中。此外,一汽-大众还设有一个售后产品分析科。他们会收集产品的的质量问题,然后把质量缺陷信息经过系统汇总后反馈给我们,这十分有利于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并从初期的研发设计层面来完善产品。”帅特龙质量副总田学艳在谈到公司的质量提升工作以及一汽-大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时说道。
品质的极致,将产品做出艺术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目前在体系内推行了一个名为Formal Q的质量监管标准,与其他汽车厂商相同的是,这一标准涵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不同的是这一标准不仅关注供应商,同时也对分供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总经理刘玉达在谈到一汽-大众的这一质量监管标准时说:“一汽-大众每年都会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只有达到B级以上的供应商才会继续合作。同时,一汽-大众在评级过程中不仅要评审我们,还会评审分供方,即我们的供应商,并且在评估完各方之后,取其中的最低分作为最后成绩。为此,我们在2011年专门成立了供应商管理团队,并且完全按照一汽-大众的标准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管理。”
从汽车烟灰盒说起
而为了让记者能够对一汽-大众严格的质量标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均胜质量经理孙德智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均胜自主研发了一款发动机进气系统产品,从而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当均胜把该产品推荐给一汽-大众时,后者要求必须按照自身的标准进行试验,包括-40oC~135oC的高低温试验、真空度试验、15万次的XYZ三轴疲劳振动测试等。最后,在焊接试验时,均胜的产品没有过关,因为虽然强度达标,但溢料过多。当均胜解释到:“这个产品装在发动机舱内,美观上其实要求并不高”时,一汽-大众的质量负责人这样回答:“溢料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美观与否的问题,但其实是焊接深度的体现,溢料的多少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产品的焊接工艺水平,我们做产品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后来,经过工装优化等措施,均胜终于拿出了让一汽-大众满意的产品,对此,质量经理孙德智感叹地说:“我们常常感觉一汽-大众对于产品质量要求之严格已经近乎苛刻,做一汽-大众的每一件产品都像在做艺术品一样。”
通过对位于宁波、上海等地几家一汽-大众供应商的走访,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如果没有一汽-大众,像帅特龙、均胜等民营企业很可能如今还停留在原始的作坊状态,至少不会发展到像现在年销售额数以亿计的大集团。同时,在贯彻了一汽-大众的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之后,这些企业在为其他汽车厂商配套时常常会感到“游刃有余”。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20年来,一汽-大众不仅帮助和扶植了一大批本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同时更为业内树立了一整套零配件的产品质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汽-大众无愧为国内汽车行业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