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企业 转型之路不可逆转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制造”是丝绸、陶瓷、茶叶等中国特色产品的同义词。后来,世界接受并习惯了“中国制造”,将它看作“廉价商品”的同义词。但我宁愿他回到原来的定位,至少是有特色的,旗帜鲜明、非廉价。
“山寨-低价”的恶性循环
在某篇报道里看到一句话:“中国同廉价服务或盗版挂钩的日子即将结束了”,我想,这个即将恐怕还有些距离。说来也好笑,“廉价”、“盗版”这些字眼始终跟车机行业孽缘不浅。商家想破头皮陷在价格战中,一轮胜似一轮,急着为自己贴上“廉价标签”,999、888、777、666一族似乎无休无止。
近两年来,行业竞争快速膨胀,为争一席之地,一些企业带头人在决策战略方面正沿着“离制造业”的方向越走越远,径直奔向“仿造业”,最终很有可能就是陷入产业空心化的泥沼。这也迫使某些商家们频频使出终极杀手锏——价格战,而价格战的盲目与恶性竞争,必将会因成本控制而削弱产品本身需要投入的创造研发成本。
如此,后装市场上的各厂商之间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弱,难以逃脱“山寨-低价”的恶性循环。价格战或许能够在短期内有所贡献,但饮鸩止渴无法帮助后装企业走得更远。拼低价不但自身消耗快、还拖垮了同行,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企业声誉,都因此被拉低了一大截。
价格疲劳战之后,玩整合?
从去年到现在,参加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种汽车电子用品展会不下十来个,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装企业们似乎在玩大整合。从传统的主机导航到便携式导航再到小众的后视镜导航,各种新品层出不穷,无论是以那种形式表现,其新品实质上就是对导航进行车压监测、倒车可视、蓝牙、行车记录仪、娱乐等多种辅助功能的搭配及整合。
导航的卖点不再是导航,多功能一体机已经成为导航发展的主流趋势。许多企业也因此挖空心思,想着往产品里塞“东西”,恨不得自己的导航是万能机器。市面上的道镜、魔镜、途镜等各种后视镜产品群花怒放,一个小小的后视镜里甚至还加入了雷达测速、影音娱乐等不下六七种功能。
完全复制了主机导航模式的后视镜导航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定位在哪里?
不能否认,有个别后视镜一体机产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有些产品就实在不敢恭维,先不说产品内在资质怎样,就其劣质山寨的外壳着实让人忍不住吐槽几句。不知各个企业是否会花心思想想如何做好产品的加减法。功能多不等于产品好,突兀的搭配整合也只会造成画蛇添足的用户体验,倒不如抓住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做精做细做优,瘦身或许能首先带来一片相对稳定的小众市场,这也不失为明智之选。
关于后装市场的大整合,不能不提到的是当下炒得火热的车联网这回事。从“Telematics”一词进入后装市场算起,车联网的发展已走进第四个年头,据说是为陷入生存困境的传统导航产业带来了曙光。车联网是个很庞大的产业链,参与行业众多,对车联网“盲人摸象”的理解比比皆是,自诞生之日起,车联网便始终面临缺乏统一管理主体的“无人驾驶”局面。
事实上,作为后装的从业人员,我到现在仍不太明确车联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大家都在风风火火地谈论着车联网如何如何牛逼,却始终缺乏一个严格的定义,更谈不上有数据支撑,甚至有“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的感觉。我知道很多后装企业闻到诱惑跃跃欲试,同时我也知道很多企业因为这个死在了半路。
无论是前装引进的OnStar、G-Book、iDrive,或是后装研发的G-CAR.S等产品,都证明了车联网已经在路上,但现实状况是局限颇多,用户体验也不尽人意,离智能云服务的美丽畅想还相差甚远。
车联网需要整合汽车电子企业、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多方面的技术或资源,需要众多厂商一起合作来共同打造这个网络生态系统,但先不说其他,单单一个网络带宽瓶颈目前就卡住了诸多可能性,4G真正熟练引入到车联网行业仍有距离。
相比前装市场,后装市场更是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后天无力。无论是后装市场的现状还是技术支持或是资源整合各方面都不够成熟,更难以让车联网大展拳脚。车联网的概念初衷很好,但短期来看,后装涉足车联网烧钱且不容易讨好,目前很难有大作为。
不被看好的后装,转型成必然
后装的冬天还在延续,车机企业想要走出恶性循环,转型之路已是不可逆转。不可否认,后装企业在努力。转型升级、摆脱廉价走出低层次内耗的怪圈,需要进行技术革新,也需要内在修炼。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主心骨,那品牌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内在的修炼,空有技术的企业也只能称之为车机加工厂了。究竟该如何开创一条通向差异化和持续发展的新路?如何在汽车行业的大网里找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为不被看好的后装争口气?如何完成从“价格销售”到“价值销售”的角色转换?……
后装企业们有必要停下“挣快钱”的脚步,好好问一问自己:沉沦还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