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轮胎炼油 周边村民怨气冲天
2月28日夜,收音机的超大声音和几个中年男子的说笑声,从地处济阳、邹平交界处的码头乡浮桥东南方向传出。循声望去,这个地方灯火通明,却又黑烟滚滚。一堆废旧轮胎、几个油罐和刺鼻的臭气,都在告诉过往的人们,这个被树林和麦田围绕的地方,是一家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的作坊。
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祸害周边 村民难忍熏天臭气
黑烟裹恶臭笼罩村庄
住在码头乡浮桥附近的济阳县村民老张,大多数早上都是在咳嗽中醒来的。笼罩村落上空的黑烟和臭气,让老张的身体很难受,“气味太臭了,我们周围村子里好多人气管都有毛病,我们向环保部门举报了好几次了,可炼油厂一直没停”。
在老张的指引下,2月28日晚上9点半左右,记者找到了这家土炼油作坊。从黄河南侧大堤拐向浮桥的路口,至浮桥南侧入口处,焦臭味越来越浓。
炼油作坊在邹平县境内,记者在码头浮桥南入口附近下车,沿浮桥东侧树林南边的小路靠近厂区近距离观察。在五盏灯的照明之下,炼油作坊情况一览无余。北侧是正冒出滚滚浓烟的炼化炉,炼化炉南侧是近10米高的卷帘机,卷帘机西侧是废旧轮胎和油罐,再加上作坊东侧和南侧的两间小屋,就构成了整个厂区。附近村民口中的“炼油厂”,居然是个连院墙都没有的地方。
一股白气升起,炼化炉门被工人打开,三名工人站在炼化炉南侧的平台上,把吊在卷帘机上装有废旧轮胎片的大筐稳稳扶住,送入炼化炉。炉门关闭后,黑烟顺着炼化炉的烟囱喷涌而出,臭味也愈发浓烈,令人作呕。几分钟后,炉门再次被打开,原本装有轮胎切片的大筐之中,留下的只有被烧得通红的钢丝。
三个炼化炉、六根烟囱冒出的白气、黑烟,顺着风向、裹着臭味,源源不断地飘向附近的村庄。
陌生人想进去买油很难
2月29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家炼油作坊,试图以购买柴油的名义进入到轮胎炼油作坊内查看情况。然而让记者没想到的是,从记者下车开始,就遭到了“盯梢”。
从路边到炼油作坊,有一条近百米的小路。就在记者边走边商量时,无意中发现一名手提旅行包的中年男子跟在后面,试图想听记者在说什么。
被记者发现后,中年男子神情很不自然,他询问记者来这里干什么。当记者称是来购买柴油时,他警惕地询问记者的身份,得知记者的轮船需要柴油时,对方称里面有油卖。
中年男子在进入作坊后,叫来了另一名自称老板的男子,并告诉男子“他们是来买油的”。原来,中年男子是陌生人进入作坊必经的第一关。
作坊内除了臭气还有浓浓的柴油味道,记者看到了一地凌乱放置的轮胎,有的已经被割成了片。三名工人正在炼化炉前工作,炼化炉上方冒着黑烟,北面放置着4根管子,里面不断滴着“油渣”。炼化炉下面还接出了4根塑料管子,4根塑料管被连接成一个大塑料管,转到了地下。附近不远处有一个大油罐。
自称老板的男子更是警惕,他一再向记者核实身份,并不断地打量着记者,可能是发现了什么,男子称没有柴油卖。见记者执意要买,男子变得很不耐烦,“我们马上就不干了,环保局要来查。”码头浮桥南一个做生意的村民告诉记者,“轮胎炼油作坊的柴油都有销路,不熟的买家一般不卖。”
土炼厂投11万每月可入6万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到一个用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的老板,对方告诉记者,“包括设备、工人工资、收购旧轮胎的钱在内,办一个小型的炼油厂,投11万就够了。”炼油作坊开始运转后,通过售卖轮胎裂解时产生的钢丝、炭黑、柴油等,每个月便可收入6万元左右。较低的投入和丰厚的收入,正是许多土炼油作坊多次“死而复生”的原因。
一个小镇曾有上百家炼油厂
在邹平县码头乡东南方向30多公里处,是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这里,曾是有名的炼油作坊聚集之地。“以前这里路边的院子,几乎全是炼油厂,至少有上百家。2009年陆续都搬走了,因为当地查得严了。”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如今,原来的炼油厂已被近百家胶粉厂所取代。
国家严禁土法炼油
“轮胎炼油,国家其实是鼓励的。但土法炼油是被禁止的。”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孙荣峰告诉记者。
孙荣峰介绍,轮胎裂解油中既有柠檬油精等有用物质,也有苯、苯酚等有毒有害物质。一些小土炼厂只是使用一些简单的裂解炉从事露天生产,没有密闭设备,未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我国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严禁利用废轮胎“土法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