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雨刷器相关知识 了解专业知识使用更方便
自从1927年电动雨刷器被发明、发展、使用至今,现代雨刷器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整整83个年头。如今,不管是高档豪华轿车,还是普通民用代步车,或是笨重的货车,雨刷器都已经成为一个很不起眼的组成部件。然而,我们对这个小小的组件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有骨雨刷器,进行详细解析。
雨刷器发展史
早在1902年,玛丽·安德森看到汽车驾驶员雨天行车时为了看清前方道路,不得不打开当时还没有装备雨刷器的车窗,于是便萌生了发明雨刷器的想法。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1903年,她便获得了手动雨刷器发明专利,这也是玛丽·安德森整个人生中唯一的一项发明,不过当时的雨刷器需要依靠手动来完成刮拭功能,就是说驾驶员需要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来转动雨刷器擦拭玻璃,尽管这一发明非常具有实用性,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无人问津。
1910年左右,电动雨刷器随即出现,发明者同样是一位女性,名叫夏洛特·布里奇福德。当时夏洛特·布里奇福德和她的女儿弗洛朗,成立了一个名叫"布里奇福德"的公司,其中一项业务就是制造电动雨刷器,并于1917年获得该项专利,但公司却并未从中盈取多少利益,原因是当时没有人认可她们的这项发明效果,这种情况被一直持续到1923年,之后才被应用、普及。而从1927年以后,电动雨刷器便被博世公司接手,发扬光大至今。
1962年有个叫鲍勃·卡恩斯的人发明了可变化雨刮速度的间歇式雨刷器,到了20世纪90年代,配备微型传感器的现代雨刷器可探测到挡风玻璃上是否降有雨水,从而激活雨刷器进行工作,当然擦拭速度也是可以根据降雨量而作出相应调整。目前,除了大多数车型上配备的传统间歇式雨刷器外,在不少高档车上便装有这种自动感应式雨刷器,它可通过安装在车辆上面的雨水感应装置来自动控制雨刷器进行工作,而刮拭频率也会随雨量进行及时调整。
有骨雨刷器组成结构及发展现状
在追寻完雨刷器诞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后,我们再回到现代有骨雨刷器中来,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组合而成的。从大体结构上讲,有骨雨刷器主要由马达、连杆、摇臂以及雨刮片组成。其中雨刮片又由主支架、副支架、接头、支架套、模制成尾端以及拨水刮片组成。
根据空气流体力学设计的主支架,除了但当雨刷器主体结构任务外,还可起到防止风力浮举效应;副支架是由多支点及不锈钢衬条构成,它的作用是将雨刮胶条与挡风玻璃间分布均匀的压力;而处在工作最前线的拨水刮片选用了天然橡胶材质,原因是这种材质具有良好的拨水性能并且还可有效降低拨水时产生的噪音,另外购买及更换成本也相对较低。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拨水刮片的功能并不是将玻璃上的雨水刮掉,而是将玻璃表面的雨水抹平形成均一的水膜层,允许光线顺利穿过不产生折射和弯曲变形。
2013年7月17日
重力感应元件/HD高画质录像 佳明2565RPlus导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