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越来越多的马路杀手 面对儿童坐车的安全 使用并正确安装儿童坐椅
在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如何遏制住这些危害巨大的马路杀手,构筑起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急需引起公众思考和重视。
低头族过马路还在玩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随处可见,越来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成了道路安全的移动杀手。
记者在下班高峰时段来到河南省郑州市交通繁忙的紫荆山立交桥路口观察,发现几乎每波二三十个等待过马路的行人中,都有五六人在低头看手机,有时甚至超过半数。不仅是行人,车里的低头族数量也在激增。郑州交警五大队民警杨华民告诉记者,执勤时经常看到绿灯亮了,却有车在那一动不动,或者别的车都正常行驶,有一辆车在慢慢蠕动,基本都是因为司机在玩手机。杨华民是一个拥有数万粉丝的微博达人,他的微博上“晒”着许多马路低头族,有把车停在机动车道上玩手机的,有在等红灯间隙抓紧时间刷微博的,有一边看手机一边闯红灯过马路的……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头族往往有种侥幸心理,觉得看一两眼没什么大碍。但对于司机来说,1秒钟车就能开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头,也可能对前方的突发状况来不及反应;而对于行人来说,埋头过马路就看不到路灯的情况变化,极易发生意外。
但是,针对马路低头族现象,目前还存在执法盲点。杨华民表示,对机动车可以按照开车使用通讯工具的条款进行处罚,罚200元扣两分,但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玩手机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对应处罚措施。“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交通压力非常大,在高峰时段,有限警力只能全部用来缓解拥堵,很难有精力处理这类不文明行为。”汪海说,低头族数量庞大,罚不胜罚,往往被抓住了也有抵触情绪,执法效果非常有限。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一味强调罚不能治本,要靠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既要对违法者依法追责,也要加强法律条文的解释宣传工作,让人们真正理解法规背后的安全意义。
儿童安全坐椅能保孩子命
热门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后,细心网友发现,在明星们带孩子去往目的地的车上,除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林志颖正确使用了儿童安全坐椅,其他明星的车上要么没有配儿童安全坐椅,要么配了却没给孩子系安全带。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两万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5倍多;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儿童安全坐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普遍达90%以上。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介绍,儿童安全坐椅是一种针对儿童特殊体型设计的约束装置,正确使用能有效降低事故中儿童的伤亡率。但许多家长在儿童乘车方面存在误区,有人习惯抱着孩子坐车,或者让孩子坐在普通坐椅上用安全带简单固定。一旦发生激烈冲撞,怀中的孩子很难抱得住;而坐在普通坐椅上的儿童极可能被为成人体型设计的安全带卡住喉部,造成窒息。
张金换认为,儿童安全坐椅难以推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民众的安全意识还比较滞后,不愿意在额外的汽车配置上花钱;另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儿童安全坐椅的强制使用法规。
2012年7月1日,我国颁布了儿童安全坐椅生产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但还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使用。记者近日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获悉,儿童安全坐椅有望于今年年底前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目录,这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建议,应尽快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修改,利用法律手段推动儿童安全坐椅的使用。
气囊是被炮制的安全神话
“安全座驾,一路无忧”,这样的广告标语已司空见惯。长久以来,汽车厂商喜欢将安全气囊作为卖点来宣传,错误引导消费者的观念,将安全气囊等同于“保命神器”,迷信气囊多的汽车。
张金换告诉记者,安全气囊的爆出其实是有条件的,在角度方面,只有正面和左右30度角内的冲撞才会爆出,侧面冲撞则无法爆出;在速度方面,只有达到时速30公里以上安全气囊才会爆出,时速20公里以下不会被触发,时速20公里至30公里则可爆可不爆。此外,由于安全气囊爆开的瞬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本身也会给车内乘客尤其是儿童造成严重伤害。“我们曾做过实验,在气囊旁边放上西瓜,在爆开的瞬间西瓜被炸得粉碎。”
尽管安全气囊只是有条件的安全,但在厂商有意无意的宣传下,安全气囊逐渐背离了设计初衷,成为一种营销噱头。
更让人担忧的是,安全气囊目前尚无统一的执行标准。张金换表示,我国已经制定了3项安全气囊零部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但因为车型不同,安全气囊的设计方式也有所不同,现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通行的安全气囊整体标准。
因此,一方面现实中的碰撞很难符合理想实验状态,一方面没有国家标准,“保命的安全气囊弹不开”成了消费者和汽车厂商之间最常见的纠纷之一。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告诉记者,汽囊的责任认定过程很复杂,虽然产品质量法规定有安全缺陷的产品要一律召回,但法律是一种原则性规定,而且相对滞后,所以当遇到具体事故时就可能有执行上的困难。
“事实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汽车,只有正确的驾驶行为才能真正保证出行安全。”张金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