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壳牌排放成为成为珠三角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VOC(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已经成为珠三角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石化行业又是VOC排放大户。前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广州石化的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试点项目进行了验收评估,广石化对厂区内的2.3万个阀门进行检测、建立台账,并防治VOC无组织泄漏。
但值得关注的是,省内石化行业VOC治理进展比较缓慢,省环保厅在验收评估会上特意点了中海油、中海壳牌的名;而环保部门对于VOC排放也并没有监测,具体排放数量仍处于“蒙查查”阶段。
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包括的物质超过100种。VOC刚排放出来时,主要呈气体状。而进入空气中,经过阳光的照射,在大气中已经有了过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污染物的情况下,VOC及其在大气中形成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将会发生光化学污染,最终形成臭氧、PM2.5。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陈铣成表示,石化等企业排放的VOC是影响珠三角空气质量达标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石化行业VOC污染,今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要求,推进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重点加大石油炼制与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2015年底前珠三角地区所有石油炼制企业应用LDAR技术,2017年底前全省所有石油炼制企业、有机化工和医药化工等重点企业全面应用LDAR技术。
中海油、壳牌延误了试点
此前有消息称广东计划在2013年底在位于广州的广石化和位于惠州的中海油、中海壳牌三家石化巨头启动泄露检测与维修(LDAR)技术。经过一年的试点,广石化花钱聘请的第三方监测机构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厂区开展了炼油、化工两套“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的试点,检测点位为2.3万个,摸查到不少发生泄漏的点并修复。据称一年可减排24吨的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污染防治是民生工程,当初启动是广石化、中海油、壳牌三家,但中海油、壳牌延误了试点。希望两家企业参会人员要向老总汇报,把LDAR技术落实到位。”广东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陈文韬会上批评两家企业,他称企业要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
石化行业一直是VOC排放的重灾区,2013年5月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称,广石化一年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4万吨。而广州市环保部门进行的研究显示,广州市能够产生VOC排放的重点行业,共有十三种,全年VOC排放量在十万吨以上,其中来自石化行业的排放量,占了总量的三成半以上,与省市环保部门透露的数据接近。
每年减24吨“杯水车薪”
不过广石化方面却认为每年4万吨的说法不准确,该公司一年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要比厅长说的“少一个数量级”。至于4万吨说法来历,广石化方面表示仅是根据每年生产的石化产品的总量而进行的估算,“很多时候VOC并不会100%排放到空气中。”
陈铣成也承认,环保部门在管控挥发性有机物方法上有短板。国内空气治理权威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也表示,目前污染底数不清,是环保部门污染控制最大的问题。石化企业可使用LDAR摸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的排放,该做法对国务院的污染防治工作有很大贡献。同时,无组织排放之外,集中排放区域要安装挥发性有机物监控仪器,分析这些集中排放的废气成分。
所谓LDAR技术是在化工企业中对生产全过程原料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主要就是挂牌、检测和修复三大步骤。
按照广石化方面的说法,采用该项技术后每年能减少24吨VOC的排放,这相对于广石化每年巨大的排放量来说,有点“杯水车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