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捣毁制售假冒机油团伙 涉案高达千万元
所属分类:机油/润滑油
2014-3-6 12:04:39 推荐指数:
5月18日,北碚区工商管理局在该区某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生产车间内存的昆仑牌抗磨液压油12桶(价格2650元170公斤/每桶)和长城牌润滑油5桶(3200元170公斤/每桶)存在疑似质量问题。通过取样检验鉴定,工作人员发现上述两个类型的产品不属于该公司所属的企业级授权委托生产,属于侵权产品,并将案件移送至北碚警方。
接案后,办案民警对报案材料进行反复分析、研判,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分析,通过这批假冒润滑油很可能会牵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制假售假产业链。
经调查,这些油品均来自一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润滑油商行。该商行的法人代表严某交代,今年5月,该商行谈了一项业务,对方明确表示需要昆仑牌和长城牌的抗磨液压油和润滑油。因商行很少有这两个牌子的油,便从一名姓高的男子处调拨了一批油销售给对方。严某称在调货、送货过程中,他均没有看到实物,直到被公安、工商部门查获时才知道这批油是假冒伪劣产品。
在随后的侦查中,民警先后多次奔赴广州、成都,历时多日,一个以高某为首的“家族式”黑油产业链浮出水面。高某的妻子廖某负责管理账目,儿子高某某负责进、发货及收取票据;吕某负责管理生产车间,吕某的妻子黄某负责管理账目,吕某的二伯吕某某负责生产。
据查,41岁的高某系四川省成都市人。自2011年以来,租赁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地下仓库,作为存储、生产窝点,从广州市、成都市购买“中石油”、“中石化”、“美孚”、“壳牌”等假冒商标,通过分装、包装、贴牌再进行销售,初步估计涉案价值近千万元。
近日,北碚警方集约经侦、治安、刑侦、派出所、交巡警等警种,一举捣毁该制假窝点。
据介绍,高某的制假窝点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建筑工地附近的一个“地下工厂”,该窝点地处偏僻、人员稀少,从外面观察,仅仅是一个废弃的建筑工地。灌装车间内,放置了7个灰色铁桶,分别存放着防冻液、变速箱油、齿轮油、发动机机油等液体,通过管子连接灌装设备,灌装到不同品牌的油桶油壶内。警方当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当场查获散装油劣质油6吨,生产设备7套,各类防伪标近千个,假冒成品油桶近百个,用于交易的银行卡、手机若干个。
据犯罪嫌疑人高某交代,2011年,吕某自己生产一种名为“澳星”的散油,因不知名,没有销路,于是二人就合伙制售假冒名牌润滑油。由吕某提供生产场地、进行灌装,高某负责购买假商标、防伪码,收购散油,以及联系客户、销售,每桶支付吕某的灌装费不到10元。因为利润丰厚,高某团伙疯狂制假售假,将假冒油品远销四川、贵州以及重庆各区县,短短2年内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
目前,高某、吕某、吕某某已被警方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廖某、高某某、及黄某被警方处以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2014年1月6日
东风嘉实多润滑油建立水平事业拓展的完整组织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