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思壮祁连山科考队启程
所属分类:GPS/DVD导航
2014-4-27 0:58:04 推荐指数:
祁连山面上考察队满载而归
祁连山冰川面上考察队2007年6月19日出发,历时2个月,对祁连山水管河、老虎沟和羊龙河流域冰川开展了遥感验证数据采集和植被、土壤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第一手资料,于2007年8月20日凯旋而归。

图 1 祁连山科考队部分成员合影
此次考察主要开展了 GPS 冰面形态和冰川范围、厚度测量、近景立体摄影测量、花杆、雪样采集、冰川融水化学、雪密度等方面的工作。
GPS 测量:使用合众思壮公司的 E650GPS-RTK,对水管河 4 号、3 号、2 号冰川,老虎沟 12 号冰川以及羊龙河 1 号、5 号冰川进行了测量和制图;同时,用高分辩率数码相机,对其中的两条冰川进行了近景立体摄影测量;本次考察得到合众思壮公司的大力帮助,公司专派技术人员(路军工程师)随队到水管河流域,就 GPS 的应用在 4 号冰川上做了实地指导,进一步提升了考察队员的独立操作能力,保证了后续考察工作的顺利完成。

图 2 GPS 静态测量
GPRS 雷达测厚:采用加拿大 PulseEKKO PRO 探地雷达,对上述 6 条冰川进行了厚度测量,取得了较好的厚度资料;对祁连山宁昌河、水管河源头、老虎沟和羊龙河地区山地多年冻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探测试验。在试验中,分别使用50MHZ、100MHZ 和 200MHZ 的天线进行多方式探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探测资料。
经过此次野外应用,有望未来能利用这一新手段,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特性进行高效的非开挖式探测。另外,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上,也得到了不少经验。

图 3 雷达工作小组在测量冰川厚度及冻土的探测
植被与土壤调查:在石羊河流域的水管河和林昌河,北大河流域的观山河,疏勒河流域的榆林河,针对不同海拔、坡向和坡度,布设样地,对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调查。此外,对水管河流域古冰川地貌上的植被与土壤也进行了样地调查。此次野外共布设植被样地 69 个,挖掘土壤小剖面 57 个。植被调查内容主要有植被盖度、多度、草本及灌木生物量、乔木的胸径、基径及树高等;土壤样品的采集依 0~10cm,10~20cm,20~40cm,40~60cm 四个深度进行的,每层三个重复,记录土壤剖面,并对土壤样品的孔隙度、含水量、容重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此外,采集雪冰样品 179 个,冰川末端融水(采样时间 8:00~次日清早 7:00,采样频率 1 个/小时)样品 131 个,共计 310 个。

图 4 植被与土壤调查

图 5 这里的生活真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