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湖轮胎南京/燕路工厂失火
日前,锦湖轮胎南京和燕路工厂突发大火,瞬间浓烟滚滚。随后消防队出动9辆消防车前往救火,并有3架直升机也参与了此次救火行动。现在,虽然失火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是由此而引发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
事后,锦湖工厂负责人称此次失火的地方是其工厂的硫化车间,事故原因是由于员工的操作失误引发火灾,此次过火面积大约80平米(随后又称是300平方左右)。在救火过程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有一名员工被浓烟呛晕,已送医院抢救。
对于此次失火事件造成的损失,锦湖表示:“因为只是硫化车间的一部分出了问题,并没有影响整个工厂的生产……只是烧坏了几台机子,其他没什么太大影响。”关于浓烟的污染,锦湖称经过环保监测,烟尘并未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关于失火事件的几点质疑
首先,此次锦湖工厂失火事件的那间硫化车间“过火面积”到底是多大,让人颇费思量。有媒体报道称,锦湖方面提供的数据是80平米左右,而当时厂家出示的数据却是白纸黑字写着“过火面积约三百平方左右”。
第二,锦湖称烟尘并未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但众所周知,橡胶在制成轮胎成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一定的硫,尤其是未做硫化之前,硫的含量更大。而硫燃烧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当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并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而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一种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仅这两种气体排入大气的危害就很大,而锦湖失火现场的“几公里外都能看见”的浓烟竟然对周围大气环境未造成影响?
第三,失火的损失“只是烧坏了几台机子”?众所周知,一场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几台机子”,更是企业形象、面子,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口碑和销量。隐形的损失远远大于“几台机子”。
查缺补漏要趁早
用“命途多舛”来形容2011到2013年间的锦湖轮胎似乎非常贴切,先是2011年“3·15”期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反炼胶事件”,然后是锦湖南京工厂的空气污染和拆迁问题,再接下来就是这次的和燕路工厂失火事件……接二连三的反面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锦湖轮胎产品销量的直线下滑和经销商的信任度持续走低甚至退出。
而在这些事件之后,锦湖都在做什么?先是“反炼胶事件”的疲于应付,后是污染和拆迁问题的百般遮掩,再然后是此次失火事件的自欺欺人。就像一个水手在四处进水的船舱中拼命堵漏一样,却不知道查缺补漏要趁早。漏洞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外面的海水,而是船体本身,不及早自我改变、加固船体,漏洞还会接连不断。
2013年11月11日
东风劲达润滑油通过NissanZD系列发动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