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实现中国橡胶工业强国所面临的困难
当前,中国橡胶工业正面临着双重考验:自身经济发展转型和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坚持落实国家经济政策和轮胎产业政策,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缩短与世界橡胶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国橡胶工业强国的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需多手抓
首先,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加快导入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一方面,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要积极参与、了解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情况,例如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欧盟轮胎标签法等;另一方面,协会和企业要加快速度,制定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绿色轮胎”自律标准和实施措施。通过树立先进的技术门槛和准入门槛,促进产品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要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需要橡胶原材料和橡胶装备产业做出有力的支持。例如需要高品质的天然橡胶、合成胶,高强度、超过强度的钢帘线,“绿色”环保助剂、炭黑和高分散白炭黑,以及检测设备等。总而言之,“绿色轮胎”产业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再次,要抓紧建设轮胎试验场。这是中国轮胎行业盼望已久的事,也是提升国内轮胎品牌形象、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手段。现在玲珑集团已经启动了轮胎试验场建设项目,还有赛轮等单位有计划和设想。中橡协和企业要抓紧研究确定轮胎试验场的经营模式,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通过相关部门认证,符合轮胎检测的基本要求。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
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特点明显,一面是走弱,一面是刚性需求稳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品“绿色保证”和技术门槛的提升,对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和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相关方面应该有应对措施。
一要以应对欧盟“标签法”为契机,建立中国轮胎的高端产品形象。以创新求发展已基本上成为行业共识,这就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用于培育人才,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强化信息技术在工艺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完成安全、节能产品的“绿色转身”,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市场,赢得新的市场竞争力。
二要转变发展方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要做大做强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欧盟12家公司一年生产3亿多条轮胎,家家是名牌。而中国有数百家轮胎企业、上千个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恶性竞争,造成的后果是内销市场价格不稳定,外销市场遭受反倾销,损害了企业乃至中国轮胎的整体形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全行业和企业认真对待,加强自律,规范运营。
三要高度关注橡胶等主要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情况。众所周知,天然橡胶既是国家战略物资,又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中国国产天然橡胶的年产量只有70万吨左右,75%依赖进口。而进口关税率高达20%,成为制约橡胶轮胎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几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很大,对用胶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中橡协和部分企业提出建立天然橡胶基金。关于该基金的初步方案已进行了讨论。
不放弃一个市场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打压中国产品,产业安全预警和贸易摩擦必须引起全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的态度是:逢案必打,不放弃一个市场。如果人家起诉,不应诉就等于认输,只有打官司才有赢的希望,同时可以申请单独税率。
当前,要认真做好印度对中国炭黑“特保案”的善后工作,以及一些应诉工作,如哥伦比亚对中国卡客车胎“双反”,巴西对中国小客车轮胎复审及摩托车胎反倾销等,将出口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重视轮胎召回和理赔标准的修订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起草了《缺陷轮胎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1稿),商务部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中橡协营销委将《SB/T10468.2-2008轮胎经销商企业经营规范理赔要求》由推荐性标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对这两个文件的修改工作,是轮胎行业和企业的大事,应给予重视,使其文本能够更加符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为进一步规范轮胎市场的经营活动,做到有章可循。
2013年11月1日
汽车导航仪价格低廉 多为山寨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