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润滑油挑战中寻求机遇
所属分类:机油/润滑油
2013-9-27 21:45:34 推荐指数:
前段时间,笼罩在北京乃至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的雾霾成为热点话题。环保、节能减排这些词语再度占据了各大媒体重要位置。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在新一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中,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环保标准修订工作,并通过市场准入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同时期冀以环保为契机,通过节能减排新标准,推动各行业产品、服务的双重升级。而润滑油行业作为工业生产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重重挑战带动服务升级
中国行业研究网新近撰文分析指出,在 2012年宏观经济减速回稳的趋势下,润滑油需求有所减弱;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在低速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新的经济政策、环保法规的逐步实施,润滑油行业的发展挑战重重。
重重挑战的背后,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与润滑油紧密相关的汽车行业,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宏观背景下,2013年仍将迎来增长。
不断成长扩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为润滑油产业培养出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国IV排放标准下,为应对环保压力,广大汽车品牌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而汽车产业的升级势必会对润滑油行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这将是润滑油行业面临的新抉择。
创新科技“催化”广阔市场
作为中国本土润滑油行业的领军品牌,长城润滑油在挑战面前率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佳蓝”汽车尾气净化液就是长城润滑油响应节能减排政策的代表性产品。
自环保部2012年下发《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以来,在国IV标准下,所有2012年7月1日后上市的新车都需要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以此来降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从而有效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不仅如此,尾气净化液的加入,还可减少3%-5%的燃油消耗,真正做到了节能又减排。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汽车尾气净化液市场年需求量100万吨左右,市场空间巨大,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大有可为。
此外,以长城润滑油为代表的润滑油品牌同时还推出了合成型汽油机油,其创新科技的添加剂完全可以满足国IV排放标准。
以创新科技推出应对产品还只是达到环保的其中一环。把握机遇,全面升级企业产品与服务,对于环保或许有着更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长城润滑油,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下,许多汽车企业亦付诸行动,丰田、宝马相继推出了纯电动与油电混合轿车。
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背后,还凸显了企业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环保意识。领军型企业的积极应对,让人们对环保的愿景充满了希望,而这些企业的行为也因此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应与全社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环境问题上,虽然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设计未来。
重重挑战带动服务升级
中国行业研究网新近撰文分析指出,在 2012年宏观经济减速回稳的趋势下,润滑油需求有所减弱;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在低速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新的经济政策、环保法规的逐步实施,润滑油行业的发展挑战重重。
重重挑战的背后,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与润滑油紧密相关的汽车行业,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宏观背景下,2013年仍将迎来增长。
不断成长扩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为润滑油产业培养出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国IV排放标准下,为应对环保压力,广大汽车品牌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而汽车产业的升级势必会对润滑油行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这将是润滑油行业面临的新抉择。
创新科技“催化”广阔市场
作为中国本土润滑油行业的领军品牌,长城润滑油在挑战面前率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佳蓝”汽车尾气净化液就是长城润滑油响应节能减排政策的代表性产品。
自环保部2012年下发《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以来,在国IV标准下,所有2012年7月1日后上市的新车都需要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以此来降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从而有效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不仅如此,尾气净化液的加入,还可减少3%-5%的燃油消耗,真正做到了节能又减排。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汽车尾气净化液市场年需求量100万吨左右,市场空间巨大,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大有可为。
此外,以长城润滑油为代表的润滑油品牌同时还推出了合成型汽油机油,其创新科技的添加剂完全可以满足国IV排放标准。
以创新科技推出应对产品还只是达到环保的其中一环。把握机遇,全面升级企业产品与服务,对于环保或许有着更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长城润滑油,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下,许多汽车企业亦付诸行动,丰田、宝马相继推出了纯电动与油电混合轿车。
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背后,还凸显了企业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环保意识。领军型企业的积极应对,让人们对环保的愿景充满了希望,而这些企业的行为也因此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应与全社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环境问题上,虽然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设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