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天能集团新增长点
储能电站的液流电池车间
自2006年,德国政府率先对光伏应用的实行补贴政策以来,全球光伏行业得以蓬勃发展,同时也将使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观点植入人心。时至今日,在德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常规电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价上网。
2013年,德国政府取消了“重金砸出”的光伏产业补贴政策,但并未停止推动本国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将补贴政策重心转向与新能源发展密切相关的储能领域。5月1日,德国政府宣布,为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的转型,同时缓解分布式发电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压力,正式推出针对光伏储能系统的补贴政策。各种储能技术路线有望延续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路径”,在高额补贴的刺激下获得实质性突破发展。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德国能源储能补贴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可与上网电价补贴(fit)在光伏产业内所起到的作用相当。”
技术百花齐放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的应用,储能系统作为破解这些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解决方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新能源领域,储能产业起步略显稍晚,但生活中却从不缺乏储能的身影。如传统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等,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已被广泛应用。
在新能源大规模的应用中,储能行业却任重而道远。如何将更多的新能源电力稳定纳入电网,成为当前新能源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有行业专家表示:“解决能源问题最终是要解决储能问题。”
“相对光伏产业单一的应用,整个储能行业的情况复杂很多。由于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力的输发配、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储能的技术路线也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如光伏晶硅为主流的较为单一的技术路线。”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委会会长俞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储能领域还没有一种通用技术可以满足全部的需求。”
看似艰难的前景并没有打消业内对储能技术开发的热情。目前,以“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等多种储能路线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产品已成为天能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储能电池,废旧电池的再生利用,利国利民利企,未来企业往这个方向走定了。”
如今,多种储能技术路线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多种技术路线下人才济济。在近日举办的,2013(第八届)北京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中国工程院的6位院士:陈立泉、屠海令、陈清泉、杨裕生、郭孔辉、钟志华就电池安全性技术进行了探讨,为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寻找破解之路。同样在第85届国际钒技术委员会会员大会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奥地利、芬兰等国际钒生产企业负责人,围绕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和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钒电池储能技术将在2018年左右逐渐形成产业化应用的结论。“电池技术路线比较多,产品也比较多,未来多种储能技术结合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俞振华说。
市场空间巨大
储能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已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中强调储能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的依托技术。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已开始酝酿储能领域的多项政策,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储能行业的支持力度。
政策信号的释放,加快了储能行业的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储能市场,储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量的出现的弃风、弃光的现状。大规模风电、光伏并网以及分布式能源是储能最大的需求方,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扩容,解决新能源储能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在我国现阶段储能市场,储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量的出现的弃风、弃光的现状。大规模风电、光伏并网以及分布式能源是储能最大的需求方,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扩容,解决新能源储能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是2009年开始扶持储能行业的,要实现储能部分技术路线产业化还需要几年的推广期。”俞振华说。
俞振华介绍,全国大约有近40个示范项目,而规模在MW级的除了国网主要投资的张北风光储输项目外,就是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总容量10MW储能项目,该项目现已有4MW投运,但是这些储能项目都仅有示范、探索性,不具备产业化意义。据介绍,目前张北风光储输的项目主要由国网公司投资,科技部和财政部仅仅提供部分科研项目经费和金太阳工程补助。
从市场方面来说,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达6000亿元。
而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中存在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不同储能技术在技术成熟度、应用领域、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的市场机会集中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钠硫电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