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批车膜牌子随你贴 有质保卡也不能确保正品
网购的“龙膜”车膜被钢球击穿
网购的“威固”车膜没有被钢球击穿
网购的“3M”车膜被钢球击穿
网购的“强生”车膜没有被钢球击穿
网购“雷朋”透光率比网购威固多28%,3分钟时间隔热性差3.2℃。
有店铺主推的高反光紫色膜,可以防抓拍。
网购的“雷朋”车膜被钢球击穿
贴膜,是大多数人买车后做的第一件事,理由不外乎三点:隔热、防晒和隐私,这也是玻璃膜自己标榜的主要功能。
去杭州汽车城转一圈,车膜品牌五花八门,上百家汽配店很多都有自己主打的品牌,且自称是进口膜,“全车价”动辄数千,甚至上万。
和过去不同的是,现如今汽配店还接受车主网购自带车膜,另付两三百安装费就可以。
但汽车城的贴膜师傅说,这些网购的车膜,很多是劣质膜,太阳晒过后,胶水会分解出气体,容易起泡、水波纹,降低清晰度,司机看了会晕眩,影响安全。
可这是事后诸葛亮,因为膜刚贴上时,不论好坏,都一个样,光看是看不出来的,等发现问题至少半年以后。
汽车膜优劣到底怎么看?本期《好奇实验室·淘验》调查了车膜市场,并网购了5款车膜,对它们在光学指标和防爆两方面进行评测。
有质保卡也不能确保正品
判断车膜是不是山寨货,很多厂家建议看质保卡——国际大牌授权店在出售贴膜之后,都会提供一张表明原厂身份的质保卡,通过网站可以追踪出厂信息。
以3M车膜为例,申请质保卡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车主贴膜后留下施工日期、车牌号、车型、车膜型号、联系方式等;
第二步,授权店剪一小块车膜边角料,和车主信息一同邮寄到3M(中国)公司上海总部,结合授权店相应的进货量和质保卡数量,进行鉴定、审核;
第三步,3M(中国)上海总部进行制卡,然后邮寄给车主,整个流程1个月左右。
但到了网购上,这项凭证要么没了,要么就是变味了。
《好奇实验室·淘验》咨询了淘宝网10多家出售3M汽车膜的网店客服,除了天猫的3M官方旗舰店外,没有一家能够提供免费质保卡。
而一家长沙的“湘华汽车生活馆”网店里,质保卡则被明码标价——
“如果你一定要纠结质保卡,加价500元。”客服人员说。
事实上,即便有质保卡,也不能保证是正品。
3M(中国)公司销售部刘经理说,从他们市场调查结果来看,市面上的质保卡存在两种问题——
第一种是纯粹伪造的质保卡,跟官方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很多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官方的质保卡是什么样子;
第二种是个别授权店可能会贩卖或者代开质保卡,这当中的膜,就可能出现假货的问题了。
刘经理说,这里的“假货”主要是以次充好,有的是用低端膜直接当3M膜来销售;有的还会涉及生产领域,在低端膜上直接打上“3M”的标识,换个包装卖出去。
“保守估计,市面上会有20%的假3M存在。”
网上批发车膜牌子随你贴
200元一卷能贴8辆车
有知情人向《好奇实验室·淘验》爆出了车膜行业的“深水区”——在电商批发平台阿里巴巴网站,各种品牌的汽车膜供应商近千家,不少商家会提供“特殊服务”:你想要什么牌子,我就给你贴什么牌子。
“批发汽车膜最便宜200元一卷,每卷12米,贴8辆车没问题。要质量好的也有,高仿的,跟正品90%相像。”通过阿里旺旺,杭州良渚一家建材玻璃膜厂家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凸显车膜的技术“含金量”,有些商家还推出了有“特殊功能”的新产品。
“这个紫色汽车膜反光率很高的,如果你没有系安全带,摄像头都抓拍不到,上牌也简单,找黄牛一两百就可以搞定了。”店主说。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的熊树生副教授说,因为利益驱动,整个贴膜市场非常混乱。
“一般贴一辆车的成本都是几十块,哪怕是比较好的膜,也就一百来块。但事实上,普通一辆车贴下来一两千肯定要的,宝马奔驰就要上万块。”
熊教授说,汽车贴膜市场蛋糕很庞大。
“现在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过亿,2013年汽车销售量接近2000万辆,基本上80%的车主都会选择贴膜。”
以市面上每车1000元的低价位汽车膜来推算,汽车贴膜的“蛋糕”,至少过百亿。
杭州城北一家专业生产汽车膜的业内人士透露,从2006年到2009年,全国大小玻璃膜厂有3000多家,现在只会多、不会少。
这位业内人士说,常有来路不明的企业找上门来,要求代加工。
“他们自称是国外品牌,事实上在国内生产,然后打上原装进口的标签。头一年全国招商,每家收取一定的加盟费,一两年就发了。”
正反面卷反了胶水味重有分层
网购5款汽车膜材质做工差别大
《好奇实验室·淘验》随机网购了5款汽车前挡膜,价格最低的108元/张,最高的300元/张,都低于实体店的价格。
到货后发现,5款车膜的包装都比较简陋——车膜卷成一卷,塞在圆形纸筒里面,里面没有任何产品说明或者凭证;网购雷朋的包装盒甚至是一截PVC水管。
专业技工程师傅在贴膜时发现,网购的这5款汽车膜,在材质、做工的细节上有些不同——
●网购威固:车膜正反面卷反了,材质较软;
●网购强生:车膜正反面也卷反了,材质硬度适中,但胶水味较重;
●网购龙膜:材质有韧性;
●网购雷朋:材质较硬,韧性差,容易老化,膜上有明显的划痕;
●网购3M:材质适中,工艺差,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感觉就像普通玻璃纸上贴了一层有色塑料纸。
“胶水味大,很可能是胶水不好,挥发出的有害气体。”程师傅说。
5款网购车膜透光率相差28%
贴上后都不能上牌
满足高透光、高隔热、低反光是汽车玻璃膜在光学上的最高境界。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的熊树生副教授说,汽车玻璃膜到现在经历了四代产品,每代产品的光学性能都不同——
第一代是涂布与复合工艺膜,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俗称太阳纸或茶纸,过去常用在乡村中巴车上,主要作用是遮挡太阳光,但基本没有隔热作用。
第二代是染色膜,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吸光剂,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来隔热。但因为同时也吸收了可见光,可见光穿透率不够,所以清晰度很差。
第三代是真空热蒸发膜,是通过中间的铝层来达到隔热效果,但缺点同样是清晰度不高,而且反光较高,“光污染”很严重。
第四代是金属膜,是目前主流产品,就是在膜上喷若干层金属,起到隔热和阻挡紫外线的作用。
“金属膜毕竟是金属,有些要考虑辐射、污染,可能还会屏蔽通信信号。”熊树生副教授说,现在国家对汽车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厂家都在用自己的标准。
《好奇实验室·淘验》借助杭州正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设备,对网购的5款车膜做了光学测试——
样品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阻挡率总太阳光阻挡率
(代表清晰度,越高越好) (代表防晒,越高越好) (代表隔热,越高越好)
网购威固标注75%,实测48%标注99%,实测74%标注55%,实测51%
网购强生标注72%,实测48%标注99%,实测72%未标数据,实测52%
网购龙膜未标数据,实测73%未标数据,实测100%未标数据,实测48%
网购雷朋标注73%,实测76%标注99%,实测83%未标数据,实测16%
网购3M标注72%,实测71%标注99%,实测99%标注46%,实测23%
光学检测至少说明一点:网购的5款汽车膜,总有一项没有达到标注要求。
根据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前挡和两侧观察后视镜的区域,透光率不能低于70%,否则上不了车牌。
一般情况下,汽车前挡玻璃的透光率在75%左右,这是符合要求的。问题是,汽车前挡玻璃贴上薄膜之后,透光率还能大于70%吗?
杭州正奥科技的童苗菲工程师说,前挡玻璃贴膜之后的透光率=玻璃透光率×车膜透光率。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前挡玻璃贴膜之后的透光率大于70%,车膜透光率至少在93%以上。而目前市面上的汽车膜,标注透光率最多的也只有90%。
从这点看,网购的这5款膜,贴上后是上不了牌的。就算是透光率最好的网购雷朋,也相差了27%。
相差27%意味着什么呢?
通常说,一张膜的透光率越高,隔热性就越差。网购雷朋透光率76%,网购威固透光率48%,两者相差28%,实验员对比了它们的隔热性能。
结果3分钟后,网购雷朋隔热性,比网购威固差3.2℃。
想车膜防盗
你选对等级了吗?
很多人贴车膜,还考虑了防盗,认为车窗贴了膜,玻璃窗就不容易被砸破了。这种想法没错,但关键是你是否选对了膜的等级——就如同只能挡手枪的防弹衣是扛不住步枪射击的。
根据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国家玻璃安全膜标准CAS140-2007》,汽车玻璃用安全膜按抗冲击强度等级依次分为A、B、C三类——
A类:用于防止意外撞击玻璃时对人体的伤害;
B类:用于防护人为蓄意对玻璃的破坏,如:盗窃等;
C类:用于抵御剧烈自然灾害(如:飓风、沙尘暴等)及爆炸和武器射击等。
那么,面对人为蓄意破坏,网购的这5款汽车膜又有多大的抵御能力呢?
《好奇实验室·淘验》参照B类安全膜的试验方法,做了一个测试:把汽车膜贴在5毫米厚的普通玻璃上,然后用2.3公斤重的钢球从3米高的地方落下撞击,要求汽车膜不得被贯穿。
结果,网购的龙膜、3M、雷朋全部被贯穿,玻璃碴飞溅。两款卷反了的网购威固、强生汽车膜没被贯穿,玻璃碴黏在了一起。
车窗玻璃
有必要贴膜吗?
在欧美国家,汽车贴膜是一个濒临淘汰的产业,却在中国找到了市场。现在市面上知名的汽车膜,几乎都是洋品牌。有意思的是,国外车主却很少贴膜。
抛开私密性不说,汽车玻璃有必要贴膜吗?假设真的需要,为什么汽车厂家不自己干这档生意、赚这笔钱呢?
就此,我们咨询了汽车4S店、美容店、汽车膜厂商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说法。
3M(中国)公司销售部刘经理说,贴膜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贴膜就是对玻璃的一种保护,贴了膜和没贴膜的反冲击力和抗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对防晒和隔热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贴膜要因车型、玻璃而异。
上海大众杭州某4S店的售后人员说,以上海大众的车型来说,汽车的前挡、侧挡、后挡玻璃的材质是不同的。前挡是夹层玻璃,本身就有防爆、隔热等功能,如果贴了劣质膜,反而影响视线;而侧挡和后挡是钢化玻璃,一敲就碎,贴膜后一为安全,二可以防晒。
杭州某修理厂美容部杨技师说,如果是好一点的车型,像沃尔沃、宝马这些车,它们的侧挡也是夹层玻璃,敲不碎。
“贴了膜的汽车玻璃不容易砸碎,遇到紧急情况,反而不利逃生。”
事实上,我国有些地方也逐步开始限制汽车贴膜的使用。早在2005年,上海市交警总队就明文规定,禁止在机动车车窗上贴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