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市场持续低迷 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
2014年,对于整个橡胶产业来说,无疑仍将是勒紧“裤腰带”的一年。2013年以来,全球橡胶价格一路走低,猛烈的“跳水”让企业、农户都叫苦不迭。
记者在走访海南多个橡胶园时发现,即使处在橡胶停割期,天然橡胶收购价格仍“跌跌不休”,胶农感叹“种橡胶不如种胡椒”、“橡胶需求都去哪儿了”。越来越多的胶农已经开始减少橡胶种植面积,并改种其他经济收益较高的农作物。
专家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下游需求料低迷,橡胶产能过剩局面将持续。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进口复合胶大量增加,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较大冲击,预计中国橡胶产业仍需熬上好几个“寒冬”。
橡胶苗当柴烧
老许是海南省琼海市东红农场的橡胶种植工人。他告诉记者,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3、4月份都是橡胶的停割期。虽然2、3月份的海南仍旧阳光明媚,但是老许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寒冷。
“现在是停割期了,可是橡胶的收购价格还在不停下跌,这太不正常了。”老许说,往年适逢橡胶停割期,橡胶价格就会相对上涨,涨幅一般在10%-20%左右,可今年仍是“跌跌不休”。他告诉记者,目前天然橡胶的卖出价格在1.3万元-1.4万元/吨左右,而2013年年初的时候价格在2.5万元-2.7万元/吨,橡胶收购价格遭遇“腰斩”。
老许开玩笑道:“现在真是种橡胶不如种胡椒了,一公斤胡椒可以卖到60、70元,而且胡椒还是短期经济作物,很快就能看到收益。而橡胶从种植到收割产生效益,至少要6、7年的时间。”
橡胶价格的大幅“跳水”让橡胶种植户们很受伤,也导致市场出现惜售、观望的情绪。记者走访海口、琼海等地的农场时发现,以往到了停割期就被“一扫而空”的仓库,现如今却积压了不少库存。几位橡胶种植户告诉记者:“现在价格太低了,卖得多亏得多,部分国营农场为了给工人发工资,维持正常运转时,才会多卖一些胶。”
而相比国营农场的橡胶种植户,一些私营、个人橡胶种植户的日子可能更“难过”。这些胶农没有基本的工资保障,收入几乎都来自于出售橡胶的收入。胶农阿花今年准备囤积一些干胶片,她无奈道:“2012年晒干的胶片差不多收购价在每公斤17元左右,2013年,每公斤不到14元,现在也就12元。”阿花犹豫再三,还是将2吨胶片囤积起来。“当然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方面如果保管不好的话,胶片可能变质,另一方面,谁也不知道明年的价格会不会更低。”
记者还了解到,天然橡胶价格一路下滑,导致农尝农户对于种植橡胶的积极性下降。老许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生产队一直是整个农场橡胶种植面积、产量的大户,“基本每年的产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但是今年我们的产量肯定得下降10%-20%了。”而橡胶种植面积下降,也导致橡胶树苗、芽条也在一路下跌。一位从事橡胶苗和芽条培育的农民告诉记者,橡胶袋装苗的价格原先可以卖20多元,如今的价格早已跌破个位数。而即便如此,橡胶树苗的销量仍不尽如人意,他无奈称“卖不出去的橡胶苗或许只能当柴烧”。
进口胶超低价“进驻”
作为一名有几十年种植经验的“老人”,老许还身兼农场的技术员。他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一路暴跌,除了下游需求不振,大量进口混合胶的“进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与天然橡胶相比,混合胶的价格优势明显,获得不少轮胎企业、汽车企业的青睐。老许坦言:“对于一般的中低档轿车来说,进口混合胶的品质基本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了。天然橡胶的质量和品质虽好,但是价格就高了。”
海南当地一位橡胶业人士坦言:“目前进口橡胶对于我国本土橡胶的影响的确很大。而且,东南亚几个橡胶主产地于2006年前后大面积种植了橡胶树,这几年也到了收割期了,届时对于整个橡胶市场的价格都将造成冲击。”
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天然橡胶库存达到21.66万吨,较去年12月31日增加5.72万吨。与此同时,从去年6月至今年1月,天然橡胶进口量不断增加,去年12月达到35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月也高达34.29万吨,是历史次高纪录。此外,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2月报告显示,2014年1月,天然橡胶产量环比下降2.01万吨,而消费环比大幅下降6.02万吨,天然橡胶库存创下2013年1月以来的新高。
让国内橡胶生产企业更为担心的是,此前有市场传言称“发改委已经确认取消橡胶20%的进口关税”。多数橡胶生产企业人士担忧,若该传言属实,则将进一步打压橡胶价格。据悉,《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烟胶片、技术分类天然橡胶进口税率为20%或1200元/吨,二者从低。由于我国橡胶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而原材料橡胶的成本又占轮胎等产品生产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国内轮胎企业一直呼吁有关部门取消20%的进口关税。
橡胶期货人士分析,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库存不断增加,在天然橡胶进口量大增的同时,下游消费却没有相应跟上,天然橡胶去库存任重道远,中短期天然橡胶市场弱势难改。海南橡胶业人士告诉记者,天然橡胶60%以上的销量主要还是重型机械设备,目前地方基建项目、房地产投资都不太乐观,另外中高档企业轿车销售也不够景气,预计短期内天然橡胶需求难以提振。
胶农“泪奔”求机制引导
不断走低的天然橡胶价格让老许很是怀念前几年的“好日子”。2008年以后,在国内“四万亿”投资的刺激下,橡胶价格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至2011年,海南省天然橡胶价格维持在3万元至4万元/吨。
现如今,许多和老许、阿花一样的橡胶种植户们不得不“另谋生计”。记者走访时看到,包括老许在内的许多种植户已经开始减少橡胶的种植和收割面积,改种其他作物。“什么作物都有,你看连黄花梨树也有。”老许手指的方向,几棵比女孩儿手腕还要细的黄花梨树在风中摇曳,老许说这几棵苗种下没多久。
老许称,“前几年橡胶价格高涨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种植橡胶,现在别说卖胶了,割胶就是亏钱,近年来人工成本上涨得太厉害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和老伴所种植的橡胶树平均每棵产胶4公斤/年,他们200多棵橡胶树年产量差不多1吨左右。“每棵树一年的农药、化肥、人工差不多就要20多块钱,200多棵树就要5、6千元,现在一吨的价格才1.4万元左右,我和老伴一年下来能剩多少钱?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种橡胶了,在外打工一个月就好几千了。”
“老许们”不由得感慨,如果当年没有盲目加大种植面积,现如今或许就不会面临如此窘境。专家和分析人士指出,受国际产量波动影响,我国面临着天然橡胶进口安全风险、抵御国际市场能力等挑战,国家应尽快建立一套价格风险防范体系,并合理引导橡胶种植户的种植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海南岛橡胶种植面积达750多万亩,干胶年产量37万吨,橡胶种植量占全国比重为49%,产量占51%。其中,海南农垦集团控股的海南橡胶拥有的胶园面积占全国的30%,标准胶、浓缩胶乳等初加工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比近30%。
中国热带科学研究院橡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锐金建议,建立天然橡胶价格基金以稳定天然橡胶生产。“设置征收和发放触发点,高于征收触发点时,从销售的每吨天然橡胶征收一定数额的货币,形成价格基金。当价格出现低于触发点时,则向生产者发放一定数额的货币,以此平抑价格波动。”
此外,专家还建议,目前中国对国际市场影响力较弱,未来亟需提高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橡胶产业抗风险的能力,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户可借助农业期货订单指导生产经营。通过帮助农村成立民营胶合作社,由海南橡胶的加工厂同民营胶合作社签订收购加工合同,整合橡胶种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