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发展迅速 未来将迎来大发展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外宣布,从当日起,北斗系统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双向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紧接着,北斗系统又完成了4箭6星发射,扩大了系统覆盖范围,增强了星座稳健性,提高了系统服务精度。据报道,目前,在轨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稳定,通过各类用户终端测试和评估,系统服务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有分析认为,此次北斗亚太组网完成,将推动北斗系统占导航产业比例不断提升,国内外大量企业将进入北斗行业。同时,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北斗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态势。
千亿元蛋糕
卫星导航定位(GNSS)技术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所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各种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及监管的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全时空、全天候、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定时的特点,已成为人类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导航定位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GNSS系统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Galieo(伽利略)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中GPS的应用最为广泛,占到全球应用的95%以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GPS在我国的占有率达到了95%左右,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用户还是一些相关的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在未来,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其用户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将拓展到国家的电力、金融、通讯等各个领域,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将密切相关。”
而根据全球导航定位协会的估测,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目前的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2015年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说,据保守估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人民币,2020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国泰君安预计,按照卫星导航产业每年20%的复合增速,2015年北斗占到15%的市场份额,那麽2015年北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以上,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将在70%以上。
产业链庞大
据专家介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按产业上中下游基本可分为:上游是导航与卫星制造、芯片、模块、天线等﹔中游是终端集成、系统集成﹔下游是销售、运营、服务。
以芯片为例,作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核心部件,未来北斗导航系统对芯片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芯片的技术要求较高,国内目前能研发芯片的企业较少。我国正积极鼓励对芯片等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域进行研发,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北斗芯片领域将禁止外企进入,因而芯片的国产化率将较高,业内人士认为芯片企业将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爆发式增长中受益最多。
终端产品包括各类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天线和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接收设备,如车载设备、船载设备和手持设备等。运营服务则为用户提供入网注册服务、导航定位服务及基於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
从服务用户类型来看,运营服务可分为面向大众用户的信息服务和面向专业用户的信息服务两大类:面向大众用户的信息服务主要以移动运营商提供为主,面向专业用户的信息服务一般由专业化卫星导航公司运营,专业性高,综合度高。
市场人士表示,作为科技含量极高、人力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卫星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极富想象力。另有研究指出,北斗将最终成为与GPS相抗衡的卫星导航系统,挖掘北斗导航卫星产业的投资机会,可遵循两条投资思路:首先是相关卫星导航系统设备制造商其次是随着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商。
未来发展方向
卫星导航系统最初基於军事目的而开发,美国GPS原来就是为了军用开发的。对北斗系统军用、民用定位的问题上,冉承其表示,建设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基於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基於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会促进国家导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国家信息化的建设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服务於北京卫星导航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李冬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系统上讲,一些专门针对军事方面的技术,不一定向民用开放。但是保证民用基本的需求和大规模应用,也不一定就是需要用到军事水平的技术,一般常规状态下的技术就够民用使用了。不会因为军事的应用导致民用受到一些限制。此外,军事应用是由国家来管理控制,而民用会跟GPS一样,更多的是市场行为。”
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在交通、气象等领域开始应用。而在未来,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其用户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有专家指出,几年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是一个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大型航天系统,其建设应用将实现我国航天从单星研制向组批生产、从保单星向保组网成功、从以卫星为核心向以系统为核心、从面向行业用户向面向大众用户的历史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