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轮胎巨头在中国轮胎市场掀起投资热潮 强势投资抢占市场
2009年9月底的“轮胎特保案”使中国轮胎行业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但相对没那么引人关注的是在“特保案”前后,国际主要轮胎巨头在中国掀起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本轮投资,既有以往中国市场低成本生产因素的吸引作用,更受到了近来中国本土轮胎消费市场扩张的助推,并将在短期内进一步强化国际巨头们相对于中国本土轮胎厂商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地位。
国际巨头加大中国投资
2009年以来欧、美、日主要轮胎巨头纷纷加大对中国轮胎市场的投资。
2009-2010国际轮胎巨头对中国投资统计 公司世界市场份额(2008)2009-2010在中国投资
具体时间投资项目
米其林(法)16.3%, 排名第22010.021.7亿受让上海米其林回力公司其他股东持有的30%股份,实现100%控股
2010.01在沈阳投资10亿美元建设乘用及载重轮胎厂,计划于2012年投产
普利司通(日)16.7%, 排名第12010.03进一步加大在华工厂投资,将目前世界先进的无内胎载重胎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2009.04对无锡工厂增资9800万美元,计划在2011年7月实现扩产,将产能从日产8000条扩至12000条
固特异(美)13.2%, 排名第32010.03 斥资千余万在大连建培训中心
2009.07固特异轮胎大学挺进中国 帮助车主安全出行
大陆(德)5.8%, 排名第42009.09斥资6亿欧元在合肥建厂,年产能1600万条乘用车胎和200万条商用车胎
横滨轮胎(日)2.8%, 排名第72009对杭州乘用车轮胎厂进行第四期扩张,计划将年产能由300万条增至510万条
东洋轮胎(日)2010.01投资980万美元在江苏张家港设立全资子公司,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
从时间点上看,本轮投资完全没有受到2009年9月“轮胎特保案”的影响,甚至在那之后有加速趋势。2009年9月底,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 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从2010年至2012年,征收比率将分别为35%、30%和25%,但“特保案”之后,国际轮胎巨头 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仍然呈现增多之势。
重投中国的原因
首先,中国市场的成本(cost)优势是国际轮胎巨头一直以来在中国扩建生产基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轮投资也不例外。据统计,中国市场目前仍然 具有相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欧美的轮胎行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低也都超过15%,而中国市场的劳动力成本则一般不超过5%。各巨头将中国的生产基 地扩建并提升产能,将可以进一步摊薄轮胎的相关生产成本。在世界市场分别排名第8和第10的韩国韩泰轮胎和锦湖轮胎,虽然在2009年以来的这轮外资投资 中没有显著动作,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年产能早在2005年就已突破1000万条,在外资轮胎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成本动因之外,本轮外商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需求(demand),即中国本土轮胎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张,而这在“轮胎特保案”后的影响更 加明显。“轮胎特保案”作为一个代表性事件,反映的是中国轮胎行业近来面临的逐渐严峻的出口形势。近两年中国制造的轮胎40%左右用于出口,其中三分之一 出口到美国市场,出口额接近22亿美元。
在“轮胎特保案”的前后,国际上围绕中国出口轮胎的各种贸易壁垒已然曾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先后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土耳其、 南非、墨西哥、印度等多个国家曾对中国出口轮胎发起过反倾销调查。美国“轮胎特保案”后,2009年10、11两个月中国对美出口轮胎同比降幅分别达到 37.5%和35.5%,而这种负面影响在2010年会更加显现。
在出口形势恶化的同时,中国国内对轮胎的需求却持续扩张。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在世界上一枝独秀,产销量均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46%,居世界第一位;未来预计仍可维持15%-20%的增速。在汽车销量‘井喷’的同时,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了7600万辆,这使得轮胎行业 在配套(originalequipment)子市场需求上升的同时,替换(replacement)子市场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轮胎市场主要分 为配套(originalequipment)和替换(replacement)两个子市场。根据datamonitor统计,全球汽车轮胎市场特别是发 达国家市场呈现以替换市场为主的格局。但在我国,过去由于汽车市场不发达,轮胎销售主要以为新车配套为主,配套和替换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1。]。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中国的替换胎市场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但在五年之内这个差距将会减半,达到美国市场的一半。因此,即便三年之后“轮胎特保”对出口的影响结束,中国本土轮胎消费市场也将成长到国外巨头所无法忽视,所以各巨头需要提前布局,为未来的需求预留产能。
中国市场轮胎年产量、汽车保有量统计
轮胎年产量(万条)年增长率汽车保有量(万辆)轮胎产量/汽车保有量
200319,5002,4008.1
200425,00028.2%2,8008.9
200532,00028.0%3,20010.0
200645,00040.6%3,80011.8
200755,00022.2%4,50012.2
200859,5008.2%5,10011.7
200965,50010.1%7,6008.6
外资中国优势将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轮胎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大阵营。第一方阵是世界轮胎前三强普利斯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在中国的独资和合资企业。这三家在国内轿 车、轻卡子午胎的市场以及高档子午胎等高端轮胎消费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其中仅米其林就占到20%的份额。第二方阵是韩国韩泰、锦湖和新加坡佳通等在内地的 合资和独资企业,在技术中档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水平较为接近,占领着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三方阵是本土企业,包括原国家重点企业和遍布各地的中小企业, 例如杭州中策,主要占据着货车、农用车等利润率较低的中低端轮胎消费市场。
相较于国内企业,国际巨头们具有如下鲜明的优势。生产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目前排名前10位的国际品牌轮胎厂家产量已占据国内轮胎总产量的近一 半。相比国际轮胎企业动辄上千万条的年产能,即使大的国内轮胎企业产量也就是在每年二、三百万条,而更多小企业(约占70%)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
在全球范围调配产能的优势:国际巨头们往往具有全球布局能力,通过灵活调整产品的目标市场,可以有效规避“特保案”的影响。例如“特保案”发生 后,日本住友公司就立即对出口序列进行了调整。住友常熟轮胎厂原本承担的对美出口订单被交给日本和印尼的工厂完成,该厂则负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订单。
与国际知名汽车生产商长期合作而形成的配套(oe)采购优势。目前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市场主流,而合资企业中外方往往对本土轮胎商的保护 十分严重,早就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例如东风悦达起亚坚持配备韩国锦湖轮胎,即使测试中米其林轮胎比锦湖轮胎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连国际轮胎企业相互 间都难以打破这种配套采购格局,在轿车轮胎上经验不足、品牌不强的中国轮胎企业就更加艰难。
在轮胎替换(replacement)市场上面的服务优势。2000年,固特异就成立了中国市场上第一家一站式服务的轮胎专营形象店——固特异 金鹰店,具有几乎全部汽车轮胎维修保养功能。2003年,米其林也首次将其全球专业化、标准化的驰加服务网络引入中国,目前店面数量超过500家。 2005年7月,普利斯通在国内开业了以“车之翼”命名的轮胎销售服务连锁店,目前全国有近200家店铺。
本轮外商新增投资将至少强化国际巨头们在产能和相应的成本上的优势,使他们在与国内厂商的较量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面对出口遇阻、而在高速增 长的本土轮胎市场又处于生产规模、产能布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都落后于人的情况下,国内厂商如果不能在规模、技术、品牌上面有所突破,未来的竞争地位更加 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