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音响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要实现大众化

一瓶可口可乐2L装的才卖6.5元,但它的品牌却是世界上所有品牌最有价值的,原因是可口可乐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还有其他产品可以做到这一点吗?它是品牌之王,实至名归。苹果公司的品牌价值今年增长了128%,可口可乐才增长8%,苹果为何增长那么快?众所周知,苹果曾经是濒临破产的企业,是乔布斯救了苹果,具体来说是苹果的“i"系列产品救了它,而让它品牌价值最大化的是苹果迈向大众化的过程,iPhone的诞生,让这个过程大大地缩短了,人人都以拥有iPhone为时尚。据新闻报道,郑州富士康工厂由于加班加点生产iPhone5而爆发几千人的罢工,反映的是市场对iPhone巨大的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苹果公司迈向大众化的成功。
说了那么多,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中国汽车音响发展的突破口是要实现大众化,没有大众化,中国汽车音响整体上很难突破不温不火的状态。我们先来看一下比较成熟市场的几个案例:
据K牌中国总代理商音皇总经理王嘉利介绍,K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到目前为止已经突破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6亿3000万,这是K牌一个品牌所取得成绩。相信国内所有品牌的营业额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量,这仅仅是市场容量的问题吗?
无论是2006年阿锦第一次去参观泰国ROCKETSOUND,还是2009年CarCAV团队拜访,无论是2012年汇隆科技团队参观,还是美托声频团队拜访,ROCKETSOUND的改装车间里都有不低于20辆车在同时改音响,泰国的经济比中国强?泰国的汽车保有量比中国大?
东马来西亚一个镇上都有超过30家的汽车音响改装店,虽然它们当中很多看起来并不“专业”,但生意却做得红红火火,不足200元的超低音和700多块钱的套餐大受欢迎,马来西亚一个经销商一年可以卖几千个超低音,这些在国内市场上是不可思议的。
在《走访东马来西亚汽车音响市场:小市场里规模小的改装店应该怎么做?》(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783883-page-1.html)这篇文章的讨论中,有网友直接表达了“中国汽车音响是奢侈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汽车音响是大众消费品”的观点,可能会有人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案例中找到相关的答案。
卡莱推出的1980元先行者套餐
2010年,卡莱汽车音响推出1980元的套餐,包括一套两分频套装喇叭、一台功放、一个超低音单元,外加基本隔音和线材等其他配件。厂家推出此套餐的本意是更好地引导普通消费者认知汽车音响,打破汽车音响是“有钱人玩的游戏”这种误解。结果很多经销商拿货之后,觉得1980元的零售价太低了,利润不够最大化,把整个套餐拆散了卖,这种做法让厂家推出此套餐时美好的愿景大打折扣。
佛山某店家,“不装音响只做隔音的生意,我都不太想做,一是因为利润太少,二是占用我的店面车位,宁愿把车位腾出来改装音响”。
这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不少店家口头上说引导车主,普及汽车音响文化,实则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情。在他们的意识里,1980元的套餐,就算全赚也就1000多块钱,不愿单做隔音的店家也是这种思维,全车隔音2000多,利润也就那么千把块钱,利润太少了,不如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系统赚得快。问题是,有这种想法的店家不在少数。
2013年9月11日
介绍汽车发动机维修保养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