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企业价格低廉不占优势
在国内轮胎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轮胎企业面临的却是更激烈的竞争,市场需求状况与跨国公司相比也是冰火两重天。有的轮胎企业感到纳闷:价格如此低廉的产品,为何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显然,一个产品要想获取市场的青睐,包括质量、价格、品牌、性能、造型等多个方面的提升。
轮胎属于汽车零部件和化工品的范畴,与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相比,并不能算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与化肥、纯碱等化工品相比,规格和产品种类要多得多。轮胎的市场竞争除了看价格,还要看品牌、质量等多个方面。
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在很多时候能够影响其消费决定,但是汽车使用者在购买轮胎时,还要考虑轮胎与汽车是否相匹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国产胎卖得再便宜,也依然不能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因此,低价并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在价格以外的其他方面,国产轮胎和外资品牌相比到底差在哪里?质量显然比不上,品牌自然也算不上高端,得不到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认同。
有人将轮胎产业竞争力弱的原因,归结于国产汽车产业弱,但一些国产汽车企业也不愿使用本土品牌的轮胎,否则该汽车品牌可能会因此受到拖累。
除了发动机等技术壁垒特别高的核心零部件外,其他的汽车零部件领域,如福耀玻璃、宁波华翔、万丰奥威等企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因此,国产汽车产业弱,并不能成为国产轮胎弱的借口。
从技术含量看,轮胎毕竟不是发动机,在质量方面要实现赶超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应当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十几年前,外资品牌轮胎与国产轮胎相比就占据明显优势,如今,这一状况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国内轮胎行业依然没有太多企业能真正得到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的尊重。
一个行业崛起的标志,是诞生令人尊重、具有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企业。尽管杭州中策橡胶等轮胎企业在市场中也是叫得响的品牌,但仍难以算得上高端,依然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至少,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时候,这些企业并没有在保持合理利润空间的情况下,予以涨价的能力。
轮胎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反思。
《轮胎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甚微,甚至被当成一纸空文,这让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一览无余。
至少,轮胎行业的管理应当进一步规范,该淘汰的落后产能要真正被淘汰;企业的兼并重组要切实得到推进;政策支持的应当确实是位于产业前沿的技术,并且落实到位。
2013年8月25日
地面感应线圈/语音播报 佳明1455+导航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