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度查访滥用远光行为

5月30日晚,在汇金街,远光灯很是刺眼。本报记者李军摄

5月30日晚,在兴华路上,很多汽车都开着远光灯,白茫茫一片。本报记者李军摄

在振兴路,一辆汽车开着远光灯。本报记者李璇摄
最近几天,在青岛、滕州等地出现了汽车司机乱开远光灯遭处罚的事。在聊城城区滥开远光灯的现象也很普遍,5月30日晚,本报记者兵分五路,在城区10个主要街道路口调查此事,发现多数路段存在司机滥开远光灯的现象,部分路段甚至占到了2/3。
本期调查题目:城区滥开远光灯行为调查
样本选取:城区部分主要街道路口
调查人员:焦守广、任洪忠、张召旭、李璇、杨淑君
调查结论:城区滥开远光灯现象很普遍,有市民呼吁“应该像查酒驾一样严查远光灯”
提交部门: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第十一期民生报告回访曝光的扰民工地夜间已停工
本报聊城5月31日(记者任洪忠)本报第十一期《民生报告》栏目对市民反映的各种扰民噪音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城区存在噪音扰民现象,有的地方吵得学生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大热天的让附近居民很烦躁。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执法人员每日都进行巡查,夜间停止施工,露天KTV已取缔。
上周,本报记者对城区夜间施工建筑工地、放音乐商家、楼下麻将摊、露天KTV进行现场调查,居民反映噪音扰民,难以很好的休息。
聊城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噪声是他们管辖范围,根据居民区、工业区、半居民半工业区划分,企业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分贝标准。对于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归行政执法局负责。“如发现企业噪音或企业污染等问题可以直接拨打环保热线12369。
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指挥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每天都进行巡逻检查,发现噪音等问题会及时处理,若市民发现噪音等问题可以直接拨打举报热线2999000或2993456,行政执法人员接到举报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民生报告》中提到的工地已经不再夜间施工,施工方签订了《责任书》、《保证书》,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如有特殊工艺需提前告知,调整时间安排。东昌湖夜间K歌的已予以取缔,对于居民楼下麻将摊发现一次劝导教育一次,及时劝散。
该负责人介绍,建筑工地夜间停工时间是晚上十点至次日凌晨六点,特殊工艺如浇筑不能停工的可以提前申请,经行政执法局许可可以夜间施工,兴华东路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是因浇筑夜间进行了施工,现已经安排调整施工时间,防止夜间扰民。
该负责人提醒,高考期间已经做好了方案安排,全面防止出现噪音干扰学生,防止噪音扰民。“执法人员一直每日巡查,市民发现问题可及时拨打电话举报。”
聊城市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热线人员介绍,文化场所出现噪音可以拨打热线12318进行举报,文化场所如KTV等归他们管辖。
东阿鱼山镇姜韩村“第一书记”举办儿童节庆祝慰问活动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使东阿县鱼山镇姜韩村少年儿童感受关怀和温暖,过一个幸福、愉快、难忘的儿童节,省委组织部从省直机关选派到姜韩村任“第一书记”的省金融办李继干同志,积极筹备谋划,联系了北京明天控股集团赞助了资金,在北京市购买了价值约1万余元的慰问品邮寄到姜韩村。
在“第一书记”李继干的组织和策划下,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鱼山镇姜韩村2012年‘六一’儿童节庆祝暨慰问活动”为村里80名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送去了崭新的书包、保温水壶和雨伞,为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时间:30日晚9:10-9:40
地点:东昌路与昌润路路口
记者:任洪忠
调查:在东昌路和昌润路路口,非机动车道路面因绿化树木显得有些暗,但白色路灯灯光将机动车道路面照亮,仍有不少车辆开着远光灯。东昌路上向西行驶的车辆在转弯时,10辆轿车有8辆开着远光灯向右转弯,路过的市民迅速停下,并用胳膊遮住眼睛。对着远光灯看去,远光灯附近的行人都被埋没在强光中。
昌润路上由南向北行驶的车辆中,每8辆中至少1辆开着远光灯,偶尔还有开关远光灯的,连闪几下,令眼睛眩晕。在开远光灯的车辆中,多数车辆车速较快。
在半个小时查数开远光灯的车辆后,记者眼睛发痛,晕花了一会。
时间:30日晚8:10-8:40
地点:振兴路与新纺街路口
记者:任洪忠
调查:在振兴路由西向东行驶的车辆中,15分钟内35辆机动车辆开着远光灯,开远光的车辆基本不转换灯光,强光很是刺眼,有时只能看到光亮,看不清车辆的轮廓。在开远光的车辆中,出租车较多。
15分钟内,从东向西行驶的车辆约有170辆,其中71辆开着远光灯行驶,还有10多辆快到路口时,也打开远光灯,使得路口附近的路人不敢乱动,低下头看着灯光行走。
在振兴路与新纺街路口,新纺街南北方向的车辆较少,但每5辆车中也有1辆车开着远光灯。
地点:东昌路与柳园路路口
记者:杨淑君
时间:30日晚8:10-8:40
调查:晚上8点10分,正是大街上机动车辆较多的时段。在市中心东昌路与柳园路路口,车辆更是川流不息。记者在这个路口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各待了15分钟,分别数了过往的数百辆车后发现,只有不超过十辆车在经过路口时不开远光灯,其余车辆或远光灯常开,或远近光灯交替开。行人在路边都被闪得睁不开眼。
晚上8点30分左右,出来逛街的市民逐渐增多,在路口东南角,记者看到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边走边用另外一只手遮眼睛,由于速度过快,几辆电动车差点和一辆迎面而来的私家车相撞,汽车鸣笛,电动车喇叭声轮番响起。
地点:兴华路与向阳路路口
记者:杨淑君
时间:30日晚8:50-9:20
调查:这个时间段正是外出逛街纳凉的市民回家的时间,路上行人不少。在这个路口,记者蹲守半小时,发现这个路口的远光灯丝毫不比闹市区逊色。
短短半小时内,南北和东西方向通行的数百辆车中,记者仅发现十多辆车不开远光灯,其余一律远光灯常亮。9点15分左右,一市民右手推车、左手领着一个孩子,从该路口东北角走向西南角,孩子边走边用手捂眼睛,时而挣脱大人的手,用两只手捂着眼睛,这位市民赶紧拉过孩子,唯恐发生交通事故。
时间:30日晚8:00-8:30
地点:向阳路与东昌路路口
记者:焦守广
调查:此处是个丁字路口,记者站在路口南侧,向阳路上的车辆往左拐向东昌路时,一串强烈灯光打过,记者被十几辆汽车车灯轮番照射过后,几乎睁不开眼睛。
在记者蹲守的30分钟内,路口通行了约二三百辆汽车,其中约三分之二的都开着远光灯,十分影响其他人的视线。几位路人正在过马路,被对面的汽车灯光一照,只好扭过头来,缓慢地前行。
2013年11月15日
山东力牌润滑油二期工程主体基建部分基本完工